小杜吃中药。中医
杜老板一辈子爱面子,总是给人面子的。据说如果当时在沙滩上任何一个人的怀里有一张张度老板的片子(比一般名片大两倍),他就出去吃喝桑拿按摩,开公司,考大学,三金津贴不用自己出。牛不好。情况不妙。小学生相知天下如云,引得无数名人折腰。章太炎、杨度等人当年去杜府白象,都有专门的包厢。
据说杜老板一生有两大爱好。
一个是花钱。在花钱如流水方面,杜老板是首屈一指的。一方面是因为钱来的容易(中国吸毒的人都是主动给他送钱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人从小就患有一种叫用钱帮助别人的病。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被极度的虚荣心所驱使。有点良心的暴发户都是这样。
逢年过节,杜公馆门前必有蛇形排队。乍一看,我以为春运高峰是购票点。据说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进去拜杜老板一年就能得到一个大洋。
全盛时期每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品,送到浦东老家,由住户免费发放。每当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情,必然会出面组织救灾。著名的是华东水灾,他请了京剧巨匠来上海演出10天。主要演员是梅兰芳和孟晓东。
20世纪30年代,我的家乡建了杜家祠堂。就职典礼,仪仗队5万人,三天每天1000桌。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送来匾额。
抗战时期,救济难民,办医院,以不得罪人为原则,向国军捐军火,为八路军买弹药。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都吃过他的罐头,晋西北的八路军也用过他的电台和防毒面具。
二是票戏。
号称世界第一的戏迷(反正他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百度了一下,1924,他为一个难民组织的义演筹款。他唱的是《连环》;1930杭州西湖博览会开幕时,他演奏了《演燕歌》;在1931,他打了罗马湖。据说杜老师一上台就忘词了,说的是浦东话。在中国很少有人听得懂,他的歌声自成一格。
31年,杜家祠堂落成。梅兰芳、尚小云、程、荀慧生四位著名演员,马、、、、谭、、、李继瑞,青年演员、凯,老演员龚云甫、肖长华、马福禄,丑角演员佟麒麟、刘奎官等南方著名京剧艺术家悉数出席。
杜老板的第四任妻子,也是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龚青义的老学生。和杜家结婚后,姚夫人有了一个闺蜜,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晓冬。
孟晓冬嫁给杜老板做五姨太,功不可没。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