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鄂尔多斯东胜吧。
没人回答。我来帮你摆渡吧。。。地理位置东胜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中部东部。位于东经109?08′20″~110?23' 00 ",纬度39?39′10″~39?58′18″,东邻准格尔旗,南接伊金霍洛旗,西接杭锦旗,北接达拉特旗。东胜市位于鄂尔多斯市东部羊场壕,北距包头96公里,东北距呼和浩特188公里。它是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编辑此段】地形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两个区域,东部为丘陵沟壑区,海拔1 269 ~ 1 584.6米;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地势相对平缓,西、北、东略高,中南部较低,类似盆地。是风蚀沙化严重的毛乌素沙地的延伸,海拔1 367 ~ 1 665 438+05m。平均海拔1,460米,东北略高于西南,外围为丘陵环绕。[编辑本段]气候东胜区属于极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中国东部多年平均气温5.5℃,1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9,8℃,7月平均气温20.60℃,极端最高气温35℃。西部地区平均气温5.2℃,10月平均气温-12.9℃,极端最低气温-32.6℃,7月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5.8℃。全年日照时数为3 100 ~ 3 200小时。无霜期短,平均116 ~ 135天,年日平均气温5.5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85.2天。年日平均气温高于0℃的持续时间为219.6天。降水保证率低,年变化大,多年平均325.8 ~ 400.2 mm,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多集中在7、8月份。有时降雨强度大,容易造成东部山洪暴发,西部内涝。年最大降水量709.7 mm (1961年),最小为1年。最大积雪厚度280mm(1978年2月22日)。【编辑此段】水文东胜区无常的河流有流入黄河的汉太川、哈什拉川,向南流入乌兰木河的通江川、三台河川、吉老青川、阿不海川,以及流入桃李庙海子的扎日格沟、乌尔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6646.3万立方米,年输沙量844万吨。水面有桃李庙海子、侯家海子等湖泊和小型水库,总水面面积12.09平方公里。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潜水很少,地下水位一般深约10米。[编辑本段]东胜区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煤海之称。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储量可达654.38+0.2亿吨,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54.38+0/7。东胜煤田储量727.52亿吨。我国储量约186万吨,煤层厚,埋藏浅,适合斜井或平硐开采。朝脑梁、塔拉壕、天满梁、羊场土均有分布,矿产资源居全市之首,煤炭几乎全部埋藏在地下。东胜煤田的煤属于非粘结性煤,分为精煤和普通民用煤。洁净煤具有低硫(1%以下)、低灰(6%左右)、高热值(5000 ~ 7000大卡/千克)等优点。普通民用煤,俗称煨炭,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年产量约700万吨。还有油页岩、天然气、软质耐火粘土、黄铁矿、石英砂等矿产。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银鸥。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有白天鹅、鸿雁、野鹅、山鸡、雉鸡,还有狐狸、兔子。野生植物以禾本科为主,其中饲用植物188种,药用植物139种。东部地区发菜、竹荪、黄芩较多。[编辑此段]概述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中东部,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5.7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0.45万人,占79.48%,农村居民5.28万人,占20.52%。男性人口13210000,占51.34%,女性人口125200,占48.66%。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等21个民族。平均海拔1,460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波浪高原区,占总面积的57%。东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43%。——东胜历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鄂尔多斯历史悠久,地貌多样,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雄厚。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相结合,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织,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的地方。东胜作为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也是这种文化结合和交融表现最突出的地区。东胜历史资源丰富,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秦之道、秦长城遗迹,有较高考古价值的汉魏北魏历史遗迹;东胜草原文化博大精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东胜拥有多种自然地貌,包括世界级保护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江海子鸥自然保护区。——东胜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东胜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21世纪的能源接替地。其国内及周边地区资源丰富,尤以优质煤炭闻名。石灰石、石英砂、建筑粘土、陶瓷粘土储量惊人,开发潜力巨大。东胜农畜产品、林果、山珍、中药材久负盛名,发展建材产业、绿色食品产业优势明显。东胜交通发达,109、210国道在此交汇。东宝、苏东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包神铁路、富宝公路穿城而过。宝西、准东、吴栋铁路正在建设中,公铁干线与国家公铁网连接。市区距包头机场96公里,距建设中的鄂尔多斯机场10分钟车程。东胜信息集中,网通、电信、移动、联通等几大信息网络覆盖全境。以东胜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讯网络已经形成。——东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整体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东胜按照“统筹城乡、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思路,遵循“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思路,坚持走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面实施城市发展“拓宽、补缺、崛起”三步走战略,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发展环境。城市建设投资近200亿元,城区面积从15.6平方公里扩大到67平方公里,新建或改建道路20多条。人均绿地面积由0.6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6.8平方米增加到1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5平方米增加到30.5平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从654.38+0.2万吨提高到5.5万吨,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城市聚集效应明显,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率达到93%。按照“生态绿区”的发展要求,东胜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2000年,在自治区率先实行禁牧和舍饲。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28%和8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东胜地区软环境建设得到全面加强。2003年以来,环境建设年、招商引资年、文明建设年、推进文明建设年相继开展,组织实施了“城市文明与你同行”等多项活动,市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市整体素质显著增强,城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能力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东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按照“城乡统筹、互动发展”的发展思路,东胜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坚持设立工业区,以鄂尔多斯市打造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入园步伐,建设八大特色工业园区。以羊绒纺纱、煤炭、建材、林沙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日趋完善。目前,东胜羊绒纺纱产业约占全国市场的40%,世界市场的30%,建设中国羊绒纺纱城和建设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的目标基本实现。坚持三产强区,依托城市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交通,打造全市文化、教育、旅游消费、物流、贸易金融四大中心。目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0%,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70%。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2: 70: 28调整为1:39:60,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一批新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崛起。全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整体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五”以来,东胜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位于自治区101县(区)前列。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百强县名单,位列全区第25位,在西部12个省市中排名第一,是自治区唯一入围全国百强县的县(区)。到2006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965.4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0元。多年来,东胜的发展得到了上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到东胜视察,对东胜的发展给予肯定和期望。通过不懈努力,东胜先后获得了国家星火西进示范县、全国百家科技试点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西部大开发贡献奖、西部地区最佳投资环境区、自治区科技先进市、自治区十大明星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2005年以崭新的面貌通过自治区七星文明城市验收。“十一五”期间,面对千帆与全国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按照“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对东胜发展的期望,东胜区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以狠抓落实为重点,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面实现“四个率先、两个率先”。也就是说,到2010,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经济指标将继续处于鄂尔多斯市领先水平;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