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的黄金药方是什么?

多形性红斑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和水疱为特征。因其皮损呈紫红色,形似猫眼,故中医称为猫眼疮、鹅疮。多在春秋两季,多见于女性。临床表现以低热、恶寒、头痛、咽痛和发病前全身不适为特征。皮损对称分布于手背、足背、前臂和小腿,也可累及口唇、眼和外阴粘膜。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中央有水疱,周围有暗红色轮廓,称为虹膜样皮损。严重者可见大疱和黏膜糜烂。局部瘙痒、灼痛或胀痛。该病急性病程持续2 ~ 4周,但可复发。

(1)治疗内科疾病的汤剂-防己庆忌唐诗出自《宗彝金鉴》,由苍术(泔水炒)、厚朴(生姜汁炒)、陈皮、甘草(生)、柴胡、木通、泽泻、白芷、升麻、白术(土炒)、栀子(生)、黄连各3克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的功效。

用法:用400毫升水,加入3片姜和20根灯芯,煎至320毫升,温服。

方二加味疏风梁雪饮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生地黄、紫草、黄芩、茯苓各65438±02g,牡丹皮、防风、秦艽、白术各9g,白鲜皮65438±05g组成。

健脾祛湿,祛风凉血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梁雪五花汤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红花、鸡冠花、喜树、玫瑰花、野菊花9 ~ 15g组成。

凉血祛风,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梁雪五根汤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白茅根30-60克、栝楼根15-30克、茜草根9-15克、紫根9-65438和板蓝根9-65438组成。

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吴芳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9克、桂枝(去皮)9克、白芍9克、细辛3克、甘草(炒)6克、通草6克、大枣5枚组成,具有养血散寒、温经通脉的功效。

用法:取800毫升水,煮沸300毫升,去渣,用温水分两次服用。

刘放犀牛角地黄汤出自方耀千金,由犀牛角3克、生地24克、白芍9克、牡丹皮6克组成。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

用法用水煎服,研磨犀牛角汁或单独煎服。

方芪梁雪石干解毒汤来源于中国中医杂志,1963: (9)。

它由黄芩12g、栀子12g、连翘12g、蒲公英15g、黄柏12g、苍术10g、苦参12g、地肤子12g和牡丹皮组成。

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巴地肤子脚藤汤来自江苏医药,1975: (2)

由地肤子30克、何首乌9克、槐花12克、白菊花9克、款冬花9克组成。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防旧附子肉桂汤皮肤防治研究简讯,1977: (1)

它由附子6克、肉桂4.5克、高良姜15克、全当归15克、川芎9克、红花9克组成。

功效温阳散寒,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时盛迪石膏汤来自上海中医杂志,1980: (1)

它由生地30克、石膏30克、竹叶9克、木通4.5克、苍术9克、茵陈12克、蝉蜕6克、大黄9克、甘草9克组成。

凉血祛斑祛湿解毒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氏一防风荆芥汤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1981: (2)。

由防风15g、荆芥15g、白芷15g、藁本15g、羌活15g和甘草15g组成。

功效祛风解表,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氏二活血解毒汤来源于上海中医杂志,1983: (2)

由当归12g、赤芍12g、红花10g、路路通15g、桃仁10g、桂枝12g、茯苓15g、党参15g、黄芪6555组成。

功效:活血解毒,益气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备注:风寒型重用桂枝;风热型重用板蓝根、蒲公英,桂枝用量减半;气虚型重用人参、黄芪,加菟丝子。

多形红斑13号方来自上海中医杂志,1983: (2)

它由当归、茜草、桃仁、丹参、蜡梅9克,赤芍、路路通65438±00克,川芎、牡丹皮6克,紫草65438±02克,鸡血藤30克组成。

清热凉血,活血通络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多形红斑14号方来自上海中医杂志,1983: (2)

它由当归65438±00克,川芎、降香、三七各6克,桂枝、附子各9克,路路通65438±02克,鸡血藤、黄芪各30克,阿莎丽3克,红枣8克,丹参65438±00克组成。

功效:益气养血,散寒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世武多形红斑方药来源于上海中医杂志,1983: (2)

它由赤芍、丹参、腊梅、当归尾65438±00克,川芎、白芷(代替麝香)和三七5克,桃仁和丹皮6克,茜草9克,鸡血藤30克,紫草65438±05克组成。

功效:养血凉血,化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十六附子心汤来自《临床皮肤病学杂志》,1984: (4)

由附子、桂枝、麻黄、桃仁、红花、川芎10克,地肤子20克,细辛5克,甘草5克组成。

功效是舒筋活血,缓解疼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备注:上肢皮肤病变者加姜黄10g,川牛膝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