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在哪里?

阆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东西是美好的,文化是厚重的,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阆中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3万,城镇人口约20万。辖49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缘,西南地势低,东北地势高。市区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为主,部分丘陵和平坝。境内流长59.4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公元前314年建立阆中郡,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历代在此设县、府、州、道、行署。汉唐时期,阆中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中心,著名的天文文字落下闳创造了太初历法和世界上第一个浑仪。蜀汉史家张飞守阆中七年;明清时期,阆中曾是四川的临时省会,长达10多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中,阆中一直是川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985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撤县设市,为四川省直辖市;1992国务院批准开放城市;2001被授予全国生态示范城市,2004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素有“元朗仙境”和“巴蜀蔺”之称,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地广人稀于城南”的名句。历史给了阆中丰厚的馈赠,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近200处名胜古迹,至今仍闪耀着耀眼的光彩。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人民街院落、寺院、亭台楼阁、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张飞庙和张飞墓,以及韩曙遗址文物,是三国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阆中的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橘、蚕桑等粮食作物久负盛名;半夏、沙参、川芎、杜仲、银杏的栽培历史悠久。阆中是国家商品粮、棉花、蚕桑、水果、猪肉生产基地,四川省重点发展轻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创造了阆中轻工业的辉煌。食品、酿酒、丝绸、棉纺、皮革、医药、化工、建材、机械等多个工业部门基础雄厚,来自40多个国家、部委和省份的优质产品畅销欧美和欧洲。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正在加快改善。212国道全线开通,302省道贯穿境内;国家二级民用机场正在建设中;兰渝铁路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未来几年,阆中的交通建设将以兰渝铁路、南广高速、嘉陵江渠化工程、阆中机场“四大工程”为重点。届时,阆中将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交通拥堵一去不复返。阆中通信发展迅速,现代通信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电网220千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天然气纳入全国管网。阆中市委、市政府正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为外来投资者经商、创业、生活休闲提供一切便利。在西部大开发中,阆中将建设成为川东北的“绿色明珠、旅游中心和经济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