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发展高效农业
五台县茹村乡北阳村种粮专业户杨清文计算出农田耕种的最佳时间,维修保养好拖拉机、旋耕机、配套农机具,准备了充足的化肥、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
“预计在租赁土地上科学种植240亩,粮食产量1.8万斤。进一步处理后,40万的收入应该没问题。”老阳自信地说。
五台县委、县政府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全县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7.92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35亿斤;杂粮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产量达到2500万斤,聚焦特色、优质、高效,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发展。
打造区域品牌,优化细节。
要扩大荆灵村的莜麦、尉犁的花椒、金莲花、蒋芳村的西红柿、建安乡的蟹肉饭、高虹口乡的黄金面、柏杨村的白酒、五个豆腐球、佛西黄小米、藜奶等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加快实施地理标志认证,向全国推广台湾蘑菇、台湾人参、台湾芪、金莲花等5个特色农产品。
依托名、优、特农产品体验馆实体展销,通过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打造网络名人打卡场所等方式,,打造“互联网加农产品”的交易平台,让特色农产品变成“丰盛的果实”,促进农民增收。
加强深加工,打造优质产品。以食品、饮料、水果、肉制品、中药材等五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为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壮大沙棘制品、草绿源、三叶农业、柏杨酿酒、成源丰农机制造等农业企业。支持企业延伸种植养殖产业链。
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形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种、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科技兴农,加强智能化建设。加强与山西医科大学合作,* * *建设中医医生服务站,全力推进沈泰、太芪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逐步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高质量发展,建设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将区域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
积极争取省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转型,建设智能工厂,打造农业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