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应该穿什么衣服?

在古代,五月被称为“坏月”、“毒月”、“好月”。因为这是一个坏月份,人们害怕违反它,所以有许多禁忌。端午节的生活因为坏月份而有了一些内容和形式。

南齐人生活在南阳和荆州,却对名利不满。政府多次征用拒绝,迁庐山,游衡山。他游历幽僻,也上山采药。他从云上庐山的原因是:“狂疾甚少,远道而来寻山采药。”在这里,衣食是“松其腹,形而衣”(《梁书传·宗》卷五十四)。看来他懂中草药。

据记载,宗策于五月初五出发,在鸡破晓之前,采了人形的艾草,回来治病,效果很好。据调查,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艾的药性。在端午节,荆楚的人们聚集艾草,编织成人形并挂在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此后,人们形成了端午节在大门上悬挂艾人的习俗。

南朝的午时,人们竞相采集各种草药,南宋时,人们还“为预防瘟疫等疾病而采集草药或配制药物”(《西湖老人志》卷三)。自采草药,明清时期发展为大城市的药铺,即午后三四天,居民到药铺索要当季消毒药物,如雄黄、枳术等。顺便说一下,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一些城镇的药店仍然在端午节发放雄黄钱包。因为住在城市的人取药不方便,所以有这种变相的。采药是为了应用。端午节喝用菖蒲和雄黄浸泡的酒,并把这种酒抹在孩子脸上,标上“王”字,以求排毒辟邪。

南朝时,人们在五月节时在手臂上佩戴五色丝织品,称为“定军”。它是关于祈祷没有战争,这样就不会有瘟疫和疾病。这是南北朝混战时期人们容易产生的精神寄托。到了宋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绳子,包括彩色的线和珠子,绑在孩子的头上。到了明清时期,演变成装香料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供年轻妇女儿童佩戴,兼具药用价值和审美功能。

南朝的人们希望有划船比赛,这种趋势贯穿了整个时代。在后世,赛龙舟已经成为一项重大活动和节日的象征。明代南京最热闹,福建规模也大。在这些地方,十个人可以坐在一条船上,多达二十个人可以击鼓划舟,然后他们在地下走了几英里(《张寒的梦在松窗上》第七卷)。

从南朝到清代,端午节流行的装饰品、器物、食品、玩物总体变化不大,表明其传承性。这个传统节日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