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倪针灸笔记》年表系列。奇经八脉之任脉

任脉起于下腹部的子宫腔,下至阴毛,经阴阜,沿腹部中线经关元等穴,至咽喉(天突穴),上行至下唇,环绕口唇,与督脉的牙龈交点会合,经鼻两侧,上行至下眶(承气穴),与足阳明经会合。

任,有责任感和接纳感。

任脉沿腹部中线运行,多与手足三阴经、阴卫脉相交,阴卫脉永远是任何身体的阴脉。

所以又叫“阴经之海”。所有的阴经都像河流,任何经脉都像大海,河流总会流入大海。

“仁”也有“怀孕”的意思。任脉始于子宫,女人只有任脉才能怀孕。

任督二脉交汇于鼻-人穴,舌至上颚,任督二脉相通。

所以打坐或立桩时,要把舌头放在上颚,这样才能把任、督两个经脉连起来。

任脉失调引起的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各种妇科炎症、不孕症、白带过多、尿痛、疝气、小腹皮肤瘙痒、阴部肿痛、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疾病等。

上腹部的消化系统和胸部的呼吸系统也会受到影响:腹胀、呕吐、打嗝、食欲不振、慢性咽炎、哮喘等。

任麦24分。

1.银辉穴:多用于急救,百会与会阴相对,会阴部疼痛可在百会处治疗。

2.曲骨穴:下颌加曲骨可用于妇科和男科的许多问题,如外阴瘙痒、滴虫病、膀胱疾病和尿道炎症人乳头瘤病毒。

3.中极穴:膀胱募集穴,用募集疗法治疗膀胱问题。如果小便不利,子宫内膜薄,由此引起的不孕症也可用中极穴。

月经不调、痛经多为气血不足所致,可用中极穴、关元穴。

4.关元穴:小肠举穴。一个大洞,常用。

小肠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由关元穴管理,进取穴可以治疗腹部问题。

艾灸关元穴可生精助孕,关元穴男女皆可保健。

如果一个人的脚常年冰冷,说明他一天24小时都在不停地制造血块,可以艾灸关元。强化小肠功能。

孕妇不能用关元穴!怀孕期间最好不要用腹部的穴位,医生诊断除外。

5.石门穴:三焦已招,三焦之病可灸石门。

石门和关元之间的经络外有一个奇怪的点:厥阴穴。坚持艾灸或者针灸都可以导致不怀孕。

想怀孕做针灸拔罐都需要注意避开它们。

6.气海穴:人体活力之海。艾灸可以治疗腹痛、腹泻、便秘、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虚脱、瘦身。

此点作用强烈,孕妇禁用。

7.阴交穴:任脉、冲脉、肾经的交汇处。

治疗腹痛,水肿,疝气,出汗和瘙痒。

重点是外阴多汗、痒:即外阴有大量汗液和体液,会痒,导致寄生虫。这个时候艾灸的是阴交穴。

8.神阙穴:艾灸不一定,身体第一穴,它补充了第一穴。

孩子可以多灸神阙穴,提高免疫力,调理脾胃。

神阙穴可以双向调节腹泻和便秘。

9.水洞:汲水分离的意思。

食物中含有水分的东西可以进入小肠。

正常人无论喝多少水,都不会直接进入小肠,喝的水在潮湿的地方会汽化进入体内,变成汗液和尿液。

如果不分水,就会和大便混在一起引起肠鸣、腹泻、水肿。这个时候就会用艾灸水穴来进行治疗。

10.夏丸穴:进取穴,治腹部问题。

夏丸穴在胃的下口,往往容易发炎。夏湾痛是炎症,艾灸就好了。

11.监利穴:胃脘痛,治胃脘痛的进取穴。

12.中脘:寻胃穴,八会穴的腑会与中脘相遇。

中脘穴可用于治疗胃病。

脾胃为表里,中脘穴也可健脾。

复习下八点:血会分舒,脉会过深,气在中,筋在阳陵泉,髓出骨,腑在中,脏在门。

13.上湾穴:

介绍一种梅花灸治疗一切胃病,以中脘穴为中心点,上下一寸,左右一寸。

注意,胃出血时不允许艾灸。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会导致出血量增加。

14.朱克点:穆欣点。

心脏有问题就戴心痛。主要症状是心痛、腰酸,是痰引起的。

治疗心脏问题,可以用心脏的三个穴位:天图巨阙关元。

15.九尾穴:此穴不宜用力击打,会导致内出血。

燕尾是奶油的来源:体内的黄油是奶油,奶油的来源来自燕尾。

16.心房点:适应症为心痛和梅核气。

17.钟山:心包取穴,气可达钟山,

治疗哮喘、气短、产后缺乳、胸闷、心痛、心悸、心烦和打嗝。

气为阳,所以你可以用钟山穴来增强你的心肺之气。

18.玉堂穴:胸痛、咳嗽、气短、喘息、两乳胀痛。

19.自贡穴:盖华穴和玄寂穴可以治疗咳嗽、哮喘、胸痛、咽喉阻塞和肿胀。

其实很少用,因为有比他们好的穴位,刮痧会刮,艾灸基本不可能。

20.天突穴:大穴,近穴治疗咽喉问题,梅花气咳嗽,前面说的心经三穴。

天突穴我喜欢用懒人贴。昨天阴风入体,晚上发烧。今天早上起来嗓子疼,一个懒人贴就搞定了。

21.厉安全穴:任脉和阴脉的交叉点。

治疗舌质强、中风失语症、舌下肿痛、纵向流涎等舌病。

22.姜生穴:治疗口歪、牙龈肿痛、流涎。

吃东西或者喝水的时候会漏出来,所以用含髓点。

饿的时候压浆可以减少饥饿感。

吃之前按摩一下髓穴,可以降低食欲,减轻体重。

ript" src="../css/tongji.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