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辅导: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提取、分离和鉴定是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三个基本步骤。首先从药材中提取化学成分,产品中含有多种成分,即复杂混合物,然后通过初步分离、纯化、进一步分离得到一定纯度的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溶剂萃取法
│
蒸汽蒸馏法
│
提取法/升华法
│
挤压法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试剂提取方法
溶剂萃取原理和常用溶剂
选择什么样的溶剂提取中药成分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和提取成分的化学结构和溶解度。溶剂可分为水、酸性水或碱性水。亲水有机溶剂,亲油有机溶剂。
根据“相似配伍原则”,应使用亲脂性溶剂提取亲脂性成分,使用水和亲水性溶剂提取亲水性成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乙醇和甲醇都是亲水性溶剂,可以随意与水混合,但很多亲脂性成分都溶于乙醇和甲醇,所以乙醇或甲醇溶液中既有水溶性成分,也有很多脂溶性成分。可以在乙醇或甲醇中加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根据提取的成分选择合适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
萃取法
中药成分提取采用溶剂法,如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程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1)浸渍法:浸渍法是将处理后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60 ~ 80℃)下浸泡,使成分溶解。这种方法适用于提取易受热破坏,含有大量淀粉、胶质、果胶、粘液的有效成分。但浸出率较差,尤其是以水为溶剂时,其提取液容易发霉变质,需要注意添加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在中药粗粉中连续加入浸提溶剂,使其透过粉末,浸提液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的一种浸提方法。当溶剂渗入粉末时,溶解的组分按比例增加并下移,上层溶液或稀浸液会取代其位置,产生很好的浓度差,扩散更好,所以浸出效率高,浸液清澈,但溶剂用量大,耗时长,操作仍麻烦。
(3)煎煮法:煎煮法是将中药粗粉加水煮沸提取中药成分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药物中的大部分成分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取,但不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受热破坏的中药。含多糖的中药,煎煮后药液粘稠,不易过滤。【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4)回流提取法:如果采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则需要采用回流提取法,以减少溶剂用量,提高提取效率。但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容易受热损坏的部件,而且溶剂消耗量仍然较大,操作也比较麻烦。
(5)连续萃取法:为了弥补回流萃取法溶剂用量大、操作麻烦的不足,可采用连续萃取法。脂肪提取器或索氏提取器通常用于实验室。连续提取法需要较长时间加热提取液,因此不适合加热时易分解的成分。
蒸汽蒸馏
水蒸气蒸馏法只适用于提取可以用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不与水反应,不溶或不溶于水的挥发性成分。这些组分的沸点大多在100℃以上,在100℃左右具有一定的蒸气压。中药的挥发油,一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尼古丁、槟榔碱和一些小分子酚类物质如丹皮酚,都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升华法
一些固体物质,如水杨酸、苯甲酸、樟脑等。,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加热时,可以不经熔化直接转化为蒸汽,蒸汽冷却后凝结成固体,称为升华。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升华性,可以通过升华直接从中药中提取出来。如樟木升华而成的樟脑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升华法制备药材有效成分的记载。再比如茶中的咖啡因是崇高的。可以将茶叶放入大小合适的烧杯中,用圆底烧瓶加水冷却,然后加热到一定温度(178℃)。咖啡因可以凝结在烧瓶底部,变成白色针状晶体。而中药的成分一般能升华的很少。
挤压法
这种方法用于从新鲜原料中提取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它是近年来从中药中提取某些成分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有许多优点和局限性,并且需要特殊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