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头痛吃什么,产后腰疼喝什么药?

产后头痛是很正常的现象。产后头痛可以通过服用一些缓解头痛的药物来治疗,也可以吃一些坚果类食物,因为坚果类食物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对头部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平时一定要注意头部保暖,因为冷了头会更难受。平时也可以按摩头部的穴位,这样头部会更舒服,也知道如何缓解头部疼痛。

产后头痛吃什么见效快?

原因一:血虚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为全身各器官组织提供营养。新妈妈分娩时会大量出血,容易造成气血不足。如果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输送,就会头痛,还会伴有头晕、面色蜡黄、心慌、失眠等症状。

复方桂地滋阴汤

当归9-15g,熟地黄9-15g,白芍4.5g(酒炒),川芎3g,干姜1.8g-2.1g(炒透),炙甘草3g,荆芥1.8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

原因二:血瘀。

新妈妈产后因为恶露不能正常排出淤血,淤血会阻碍脑静脉的血液输送,从而引起头痛。如果是这样的话,新妈妈会头痛如裂或刺痛,腹部也会有腹痛的感觉。

处方的口服给药

生化汤:当归12克,川芎12克,桃仁12g,熟姜6g,益母草30g,炙甘草6g。将上述药物煎服,取汁约300毫升,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

若腹痛剧烈,胸肋饱满,则在上述方药基础上加枳壳10g,乌药10g,木香10g;若恶露不绝,加炒蒲黄15g,炒五灵脂15g;若腹痛肢冷,桂枝6克;或气虚血瘀型腹虚者,加党参15g、黄芪15g;或腥臭,去姜,加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

处方2外用

当归60g、川芎30g、桃仁15g、姜炭10g、红花15g、肉桂15g、延胡索12g、五灵脂15g、香附12g、甘草66根。

原因三:寒邪

新妈妈生孩子的时候,全身的毛孔都会张开。如果这个时候她受凉了,也会头疼。表现为头额冷痛,身暖则痛少,恶露少,色紫暗。

方剂桂枝四物汤

当归10g、川芎15g、赤芍10g、生地15g、桂枝10g、白芷10g、石菖蒲10g、阿莎丽6g、蔓荆子10g。

1,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全面,饮食合理是饮食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充分满足妈妈们的生理需求,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还要保证宝宝的健康。所以挑食或者偏食的习惯一定要纠正。

2、禁忌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禁忌。其实很多流行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我们要学会分辨哪些新闻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不是。

3.通过饮食补充营养不是更好。比如吃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但如果一天吃很多鸡蛋,也会导致蛋白质的过量补充,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对缓解产后头痛也没有任何好处。

产后腰疼喝什么药?

产后腰痛是产后腰痛,与产后子宫收缩、复旧引起的反射性疼痛有关。产后腰痛是生过孩子的女性常见的现象。

产后腰痛一般有以下原因:生理性缺钙、过度劳累、体位不当、产后受凉、生活不注意、腰肾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或受凉均可引起产后腰痛。分娩后,内分泌系统尚未调整,骨盆韧带仍处于松弛状态,腹肌因分娩而变得更加松弛;另外,产后护理宝宝要经常弯腰,否则恶露排出不畅,会造成盆腔瘀血。

产后腰痛患者不适合穿有跟的鞋子。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可以选择消极的高跟鞋来纠正自己的姿势和锻炼。平时要注意保持站、坐、躺的正确姿势,可以缓解腰痛症状。

1,山楂粥

原料:当归20g、川芎10g、红花6g、干姜6g、生山楂30g、桃仁15g、粳米10g、大枣4枚、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前五味中药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煎40分钟,去渣取汁,加适量红糖备用;然后将粳米、大枣、桃仁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用小火煨成稠粥;然后加入前面浓稠的汤汁,拌匀,继续煮至锅沸。每天早晚服用两次。

2、肉桂山药栗子粥

原料:肉桂10g,干姜10g,白术20g,甘草6g,山药30g,茯苓15g,栗子50g,糯米50g。

方法:首先将前四种中药放入砂锅中,用水彻底浸泡。首先,煎30分钟,然后倒出药汁。加水20分钟后,倒出药汁。将两次煎液一起放入砂锅中,再加入山药、茯苓、去壳栗子、糯米,文火炖成粥。随时喝,晚上睡觉前趁热喝一碗更好。

3.杜仲羊肉汤

原料:杜仲15g,肉苁蓉30g,枸杞15g,党参20g,当归20g,生姜15g,羊肉250g。

制法:先将生姜切片,羊肉切成小块,放入装有五味中药的砂锅中,加水炖至羊肉熟。吃羊肉配汤,早晚空腹服用。

2、当归大枣粥

配料:干姜、川芎、山楂、桃仁、粳米、大枣、当归、红糖。

做法:首先将当归、川芎、红花、干姜、山楂放入砂锅中煎煮,沥干水分;在汤中加水,加入桃仁、粳米、大枣熬成稠粥,再加入红糖。

大枣和当归都是滋阴养女的好东西。如果是血瘀引起的腰痛,这个粥再合适不过了。

3.韭菜炒腰花

配料:韭菜、猪里脊肉、木耳、料酒、盐、鸡精、油。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木耳切丝,猪腰洗净用刀切开焯一下备用;锅中倒入油,烧热,放入韭菜和木耳翻炒;加入腰花和调味料。

s://zhongyao.366861.com">中医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