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咳嗽概述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定义4关于咳嗽5参考附件:1治疗阳虚咳嗽的穴位2治疗阳虚咳嗽的方剂3治疗阳虚咳嗽的中成药4与阳虚咳嗽相关的药物此为重定向词条,* * *享有内伤咳嗽和阳虚证的内容。为方便阅读,内伤咳嗽、阳虚证已自动替换为阳虚咳嗽。可以点这里恢复原貌,也可以用备注显示1拼音yáng xkésòu。

2英文参考内生咳嗽阳虚证【中医术语审定委员会。中医术语(2010)]

3.定义阳虚咳嗽(1)又称阳虚内伤咳嗽,是指脾肾阳虚、湿气过重的内伤咳嗽证,表现为反复咳嗽、痰稀、头晕、心悸、畏寒、肢重或排尿困难、苔白湿、脉沉滑[

咳嗽(咳嗽[1][3])为病名[4]。是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3]。出自《黄帝内经·苏文五脏根篇》。咳嗽是肺系统的常见病[5]。

宋代以前,咳和咳是同义词[4]。《苏文病机气宜救命》:“咳即无痰而声,肺气受伤而不清;咳嗽无声有痰,脾湿有痰。咳即有痰声,盖因肺伤脾湿,咳也是咳。”“咳”即肺气逆声,无痰;“咳”是指吐出液体,有痰,无声;有痰的声音是“咳嗽”[6]。一般来说,痰和音很难完全分开,所以称为咳嗽[7]。

咳嗽是由于邪气侵入肺系统,肺不摄神,肺气不清所致。此证可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更为急性。除了咳嗽的主要症状外,常伴有外感症状,但如果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咳嗽。内伤咳嗽久治难愈,感外邪也可急性发作。慢性咳嗽久治不愈,或年老体弱,脏气重伤,可并发喘息,成为咳喘。[6]

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在现代医学中,凡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文治疗[6]。

咳嗽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征,也是肺系统各种疾病的症状。慢性咳嗽引起的哮喘、肺气虚、寒凉或冷饮潜肺等症状,请参照哮喘证和痰饮。

详见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