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1,中医治疗前需要考虑什么?
1.排便是否通畅。如果患者有便秘或者排便不畅,首先用中药排便可以降低和控制眼压。青光眼患者一定要保持排便通畅,防止腹压升高时眼压升高。
2.人的情绪与眼压有关。人在表达情绪时,眼压会降低,而当患者过度愿意时,眼压会升高。所以情绪是一个出发点,可以用一些中药来缓解情绪。
3.考虑体液代谢是否顺畅,一般组织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是示意图。身体的循环包括动脉和静脉、微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以及被现代医学忽视的经络系统。通常情况下,针灸的效果更明显。
4.是否有其他疾病导致视神经萎缩和高眼压?房水和泪液的原料通常是食物和饮用水,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必须经过淋巴管和动脉的运输,在到达眼睛的腺体前,在间质中扩散,合成和分泌。而血管、淋巴管和组织间隙不利于房水的循环和泪液的产生。现代人饮食西化,缺乏运动。循环不畅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文明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往往同时出现。属于中医痰瘀范畴,所以循环是中医考察的关键。
5.考虑肩颈是否僵硬。肩部和颈部僵硬很容易增加头部压力。眼压也会升高,还可能伴有头胀、头晕、耳鸣等症状。,所以适时放松肩颈也是中医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方法。
2.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以针灸疗法为主,刺激相关穴位,再配合中医调理引发眼病的因素。多管齐下,既能改善患者视力,又能治疗患者身体疾病。一般来说,西医眼科注重局部变化,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比中医诊断更准确。中医眼科是从全身状态来认识、分析和治疗眼病的,所以治疗范围广。在治疗眼疾的同时,往往对全身疾病有帮助。
(1)按摩穴位
1.存竹(皱眉)
2.鱼腰(眉毛中间)
3.丝竹空(眉)
4.太阳(在眼睛的末端,在眉毛后面的凹陷处)
5.承气(眼睛向上看时,瞳孔向下七分)
6.谜一样的(内眼角的外眼角靠近眼眶骨的内缘)
(2)降低眼内压
降压效果更明显。有氧运动对几乎所有人都有效(色素性青光眼不适用,运动后眼压会升高,但这类患者少见)。持续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眼压,可以替代一瓶眼药水的降压作用,效果明确,无副作用。
(3)保护视神经
1,“三忌”,即忌烟、忌洒、忌饮浓茶。过量吸烟可因尼古丁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和视神经缺血,烟草中的氰化物可引起中毒性弱视,损害视功能。过量饮酒可引起眼球毛细血管扩张,加重眼部充血,甚至青光眼急性发作。经常喝浓茶虽然有利尿作用,但往往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影响睡眠,导致眼压升高。
2、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而且保持大便通畅也很重要。
3.尽量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洋葱、辣椒等。
4.禁止口服或肌肉注射阿托品类药物。如遇腹痛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青光眼病史,并使用其他类型的止痛药。
3、青光眼用药禁忌症
(1)抗胆碱能药物
阿托品及其衍生物,如东莨菪碱、颠茄、曼陀罗花、曼陀罗、炔丙基溴、葡甲胺(溴苯新)、格隆溴铵(胃常宁)、羟苯那明(安胃灵)、二丙溴铵(胃欢)、盐酸苯肼(胃复康)。
(2)抗组胺药
盐酸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扑尔敏)、赛庚啶、布可利嗪、美克洛嗪、酚丁胺等抗组胺药也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可使眼压升高,加重青光眼患者病情,应避免使用。
(3)抗瘫痪药物
药物如本海索(安坦)、克麻君(卡马特林、环乙哌啶)、甲磺酸苯扎托品(苯扎托品)、比哌立酮(安可痉挛)和金刚烷胺(金刚烷胺)也有中枢抗胆碱作用,应避免使用。
(4)血管扩张剂
主要有硝酸甘油、长效硝酸甘油、戊四硝酸酯(亚硝酸异戊酯)、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盐。如果冠心病发作一定要用硝酸酯类,用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宜长,并注意观察有无青光眼加重。
(5)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地西泮及其衍生物,如硝基地西泮、安定等,是抗焦虑药物,具有稳定情绪、减轻焦虑、改善睡眠的作用。但这些药物同时具有肌肉松弛作用,会加重前房角狭窄甚至闭塞。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禁用或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