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木瓜简介
2英文参考stauntonvine【湘雅医学词典】
中国野木瓜茎叶[湘雅医学词典]
3.总结野木瓜,又名鹅掌柴、藤、沙藤、假荔枝。见《浙南本草新编》。它是DC野木瓜的全草。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微苦,性平。归肝、膀胱经。祛风、行气、止痛、利尿、消肿。治疗风湿关节痛、胃脘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痛经、外伤、手术和晚期癌症后疼痛、水肿和排尿困难。煎服:9 ~ 15g。或者浸泡在酒里。孕妇不宜服用。本品含有木瓜苷。对小鼠有镇痛镇静作用。能抑制家兔小肠,缓解子宫痉挛[1]。
4 *字典:中医药理学木瓜4.1。
4.2拼音名称yīmüguā
4.3野木瓜的别称是那木和牛腾(广西植物名录)。
4.4来源为木通科七姐妹藤的茎和根。
4.5原始常绿藤本植物。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7个小叶,长圆形至长方形,顶端短渐细,基部圆形,长4-9厘米,全缘,有主脉和网状细脉,革质,顶部光滑,底部白色;叶柄长;小叶有叶柄,长3厘米。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由3 ~ 7朵花组成,雌雄同株;花径1.5 ~ 2厘米,白色、淡红色或紫色。雄花外轮3枚萼片宽披针形,长约13mm,3枚萼片线形略长,雄蕊6枚;雌花比雄花略大,略少。内轮的三个披针形萼片比外轮的短。退化雄蕊6枚,成熟心皮椭圆形,紫色。浆果,卵圆形,长6 ~ 7厘米,果肉白色,多数种子黑色。五月开花。
4.6栖息地分布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园林。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4.7化学成分茎和叶含有皂甙、酚类和氨基酸。种子中有三种三萜皂苷:七姐妹藤苷A、B、c,28.7%的干种子有套筒。
4.8药理作用木瓜果实和核仁对蛔虫和鞭虫有驱虫作用,但对钩虫的作用不确定。没有热量的动作造成的损坏。但是过熟的水果作用微弱。
4.9功能主治①中医药理:“为强心利尿药物。”
(2)广西植物名录:“藤,止痛;藤蔓和根,利尿。”
4.10野木瓜内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两。
4.11木瓜止痛的临床应用。
一汤:牛腾全草1两,水煎成30毫升,痛时立即服用,必要时可分3次服用。观察术后疼痛、麻风反应性疼痛等各种疼痛症状***113例。一般服药后15分钟开始止痛,药效可持续4小时。两粒:每粒相当于1粒,每日2 ~ 3次,每次1 ~ 2粒。治疗创伤性疼痛、内脏疼痛、术后疼痛、神经痛、头痛等40余例,均达到镇静止痛效果,有效率73%。三片:每片相当于2.5克生药。疼的时候吃4 ~ 6片。用于40多例术后疼痛。一般在服药后30分钟左右开始缓解疼痛,药效持续3小时。四次注射:每次肌肉注射2ml(相当于5g生药)。镇痛效果和持续时间与煎剂基本相同。
也有报道用七叶树制成的注射剂,每次2 ml(相当于干叶3 g),也有镇痛作用。据12例观察,一般注射后5 ~ 15分钟,镇痛效果持续4 ~ 10小时。
4.12备注此外,本种还有变种,即:尾叶木瓜和假荔枝。形态与本种相似。功能一样。
4.13摘自*字典
5木瓜药典标准5.1名称木瓜
叶穆瓜
野木瓜茎叶
5.2本品来源于宣木瓜的干燥多叶茎和枝。可以切,可以洗,可以切段,一年四季都可以晒干。
5.3性状本品茎为圆柱形,长3 ~ 5 cm,直径0.2 ~ 3~5cm。粗茎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纵向条纹粗,表皮常块状脱落;细长茎表面黑褐色,有光泽,有明显的纵纹,可见小枝痕或叶痕。切面皮窄,黑褐色,木宽,浅褐色,放射状纹理致密,小孔成排,髓心明显。硬或略硬。掌状复叶互生,小裂片长圆形,革质,长5 ~ 10厘米,宽2 ~ 4厘米,先端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上表面黑褐绿色有光泽,下表面浅褐绿色,有明显网纹;叶柄长约1.5cm。气微,味微苦。
5.4鉴别取本品茎粉5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65438±0小时,滤过,滤液蒸至约65438±0ml,上经处理的聚酰胺柱(30-60目,5g,内径65438±0.5cm,装80ml 65438±00%乙醇)。另取橙皮苷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1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六B),吸取10 ~ 20μ l供试品溶液和5μl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0:17:13:0.5)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5.5检查5.5.1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0%(附录ⅸ H第一种方法)。
5.5.2总灰分不得超过8.0%(附录ⅸ k)。
5.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0%(附录ⅸ k)。
5.6浸出物应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附录X A)下用热浸法测定,以稀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10.0%。
5.7含量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录VI D)。
5.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8: 62)。检测波长为324nm。根据橙皮苷的B峰,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3000。
5.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对照品适量,准确称取,加入甲醇,制成每1m1含40μg的溶液。
5.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茎粉约65438±0g(过3号筛),准确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甲醇25ml,塞住,称定,加热回流65438±0h,放冷,再次称定,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滤液。
5.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20μ l对照溶液和20μl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茎干中橙皮苷B(C23H26O11)含量不少于0.040%,以干品计算。
5.8性味、归经微苦、平。入肝、胃经。
5.9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头痛、牙痛、痛经和跌打损伤。
5.10用法用量9 ~ 15g。
5.11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5.12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