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里有很多气泡。是蛋白尿吗?

蛋白尿对肾脏有毒,使肾小管长期超负荷运转,是尿毒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蛋白尿患者为了自身的健康,积极接受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积极治疗外,患者还应了解蛋白尿的危害,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那么蛋白尿有哪些危害呢?以下是肾脏病专家侯丕华的回答:

侯丕华,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

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选择性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人体尿液中只含有微量蛋白,包括:

①血浆蛋白,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阻止血浆大分子蛋白,所以尿液中主要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β2微球蛋白等中小分子血浆蛋白和溶菌酶、淀粉酶、乳酸脱氢酶等一些酶。

②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主要是肾小管分泌的蛋白质或损伤渗出的蛋白质,如塔姆—霍斯福尔蛋白和尿路分泌的蛋白质或损伤、炎症渗出的蛋白质。因为量少,尿蛋白常规定性检查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50mg。

蛋白尿可分为:

(1)功能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中暂时出现蛋白质,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去除诱因后可消失。多由内外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如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引起肾脏血管痉挛或充血的暂时性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当影响因素消除后,尿蛋白自然消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0.5g,多见于青少年。

(2)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直立位或脊柱前凸时的蛋白尿。直立时,肾静脉可能会受到脊柱前凸的压迫,或因直立时间过长而使肾脏下移,使肾静脉扭曲,造成肾静脉充血,淋巴循环和血液流动受阻。表现为早晨起床或躺下时尿蛋白为阴性,起床或长时间站立后尿蛋白为阳性,躺下后为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lg,多见于年轻人。

出现蛋白尿后,患者并未感到不适,因此被忽视,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蛋白尿的危害很多,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蛋白尿的危害如下:

1,导致肾衰竭: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蛋白尿意味着细胞过度增殖,产生一系列不舒服的反应,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衰竭。

2.其他并发症:蛋白尿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增加,导致溶酶体活性增加。这些溶酶体会溢出细胞,造成细胞损伤,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对肾脏健康细胞的损害:蛋白尿会重吸收大量蛋白质,需要额外的能量,从而引起小管细胞缺氧,导致肾脏健康细胞受损,并可能发生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