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副作用?

壮阳还五汤——《林逸改错》卷二

处方黄芪120克(生)

桂味6克

赤芍4.5克

3克蚯蚓(去除土壤)

川芎3g

桃仁3克

红花3克。

药理作用(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浙江中医药杂志》1986 (3): 110。中风患者的血液往往会“粘稠、凝结、聚集”。使用本方后,可增加血小板环磷酸腺苷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中药通报》1987 (2): 51。静脉注射补阳还五汤具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显著增强麻醉家兔心肌收缩幅度,显著降低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紧张时间指数,显著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陕西中医》1986 (10): 466、补阳还五汤能增加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说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基础。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初起半身不遂,按此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如果已经病了三两个月,以前的医生根据古方感冒药用多了,加了附子12 ~ 15克;如果用了过量的祛风药,加党参10 ~ 15g。主中风后遗症。正气不足,脉络瘀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苟言笑,口流涎。大便干燥,尿频,或遗尿,舌苔白,脉缓。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症、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属于气虚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中风并非阴虚正气不足或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

备注:本方以黄芪补元气,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络。各种药物合用,能使气血运行,祛瘀通络,各种疾病逐渐痊愈。

摘自《医林校正》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