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山茶花象鼻虫?
如何防治山茶花病虫害?
腐病?山茶花腐烂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受害苗2 ~ 3年死亡,是目前油茶栽培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在不同山茶品种中具有高度选择性,同一地块的‘红绿珍’可能因该病全军覆没,而冬抗性或茶梅可能不会受损。一般5年生以上皮层较厚的‘红绿珍’或其他山茶容易感病,8年生以上幼苗受害严重。病原菌主要侵染树干和树枝,侵染后皮层逐渐开裂,露出木质部。裂皮面积逐渐扩大,树体也在衰退,容易引发其他病害,如红叶枯病、褐斑病、晒伤等。最后对病斑进行环剥,完全阻断了汁液的流动,病斑以上部分死亡。一般从感染到死亡大约需要2 ~ 3年。目前浙江宁波和福建三明病情严重。
防治:该病在生长季节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重点是预防。首先要严把种苗关,严防从疫区引进种苗。在病害休眠期(冬季),对新侵染的植株,喷施300倍戊唑醇43% SC +100倍5% EC,或300倍管叔,或3 ~ 5波美度硫磺合剂,可修复受害不严重的植株。此外,在生长季节使用高浓度的少雄腐霉500 ~ 1000倍可以减少病害对生长的影响。已经明显衰退的植物要果断砍掉。
炭疽热?炭疽病是山茶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在自然状态下发病率不低于30%。是目前山茶、山茶、油茶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侵染叶片和嫩枝,老叶和嫩叶均易侵染,造成大量落叶、枯枝和死顶。这种疾病喜欢高温。一般26℃以上的气温有利于该病的侵染,尤其是7月份叶片被高温灼伤后,伤口容易被侵染,因此7-8月份是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山茶花是喜酸植物,一定要选择酸性或中性土壤进行栽培。另外,山茶花是喜阴植物,大部分品种不宜暴晒。乔木下间作有利于减轻病害。发病初期可交替使用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000倍液、少雄腐霉可湿性粉剂7500倍液,一般为2次,间隔7 ~ 10天。此外,在高温季节,以预防为主,加上对绿叶蝉、蓟马等害虫的防治,每隔15 ~ 20天进行1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的大面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