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说起秦艽,大部分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草药。下面分享一下秦艽的功效和作用。

秦艽1中药名称秦艽秦艽的功效及作用效果

别名秦娇、秦九、郭达。

英文名称秦艽。

秦艽的根。龙胆科的。

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 ~ 60厘米。主根粗而长,扭曲近圆锥形,根茎中有许多纤维状的残叶基部。茎直立或偏斜。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多数簇生,全缘,主脉5条,茎生叶3-4对,小而对生。花多为顶生,腋生于茎的上部。萼筒一侧开裂,略呈佛芽状。萼齿浅,花冠管状,深蓝紫色,长约2厘米,先端5裂。裂片之间有5个短褶和5个雄蕊。子房长圆形,无柄。蒴果长圆形或椭圆形。

原产地分布于山地草地、溪流两岸、路旁山坡及灌木。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春秋两季均可采收加工,但秋季品质最佳。挖出来后,去掉茎叶,晒干至变软,堆起来让其自然升温,根部变红时晾干。也可以挖根后直接晒干。

药材略呈圆锥形,上粗下细,长7 ~ 30厘米,直径1 ~ 3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向沟纹。根的头部常膨大,多由数根根茎组成。在剩余的茎基部有纤维状的叶基部维管束。硬而脆,易断,果皮黄色或褐色,木质黄色。气特殊,味苦涩。

味平、苦、刺鼻。归胃经、肝经、胆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解虚热,舒筋止痛。属于祛风湿类药物中的祛风湿清热类药物。

临床应用剂量5 ~ 10g,内服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肌腱挛缩、结核潮热、疳积发热、黄疸、排尿困难等症。治疗关节痛、头痛、牙痛等。:秦艽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 ml。

药理研究: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秦艽醇提物(含胡黄连总苷)、秦艽氨化醇提物(含总生物碱)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秦艽具有抗过敏作用,能明显减轻组胺喷雾引起的豚鼠哮喘,对兔蛋清过敏性休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少量使用时对大鼠和小鼠有镇静作用,大量使用时会引起兴奋、惊厥和麻痹。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直接抑制心脏引起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使大鼠和小鼠血糖升高。毒性:小鼠口服和腹腔注射秦艽A的LDso分别为486 mg/kg和300 mg/kg。

化学成分包括龙胆草碱(秦艽碱A)、龙胆苦苷(秦艽碱B)、龙胆醛碱(秦艽碱C)、龙胆苦苷、α-肉桂醇、秦艽碱A、秦艽碱B等。

使用禁忌症:久病、虚寒、尿多、便溏者禁用。

配伍处方

①治疗头痛:秦艽6克,白芷6克,川芎9克。用水煎服。(沙漠地区的药用植物)

②小便饱胀难愈:秦艽30g(去苗)。取一大杯水,煎七分熟,分两份吃。(《盛慧芳》)

(3)治百伤:将秦艽细粉混匀。(《秦艽拌知止方》)

④久治痈:秦艽15g,最后粉碎罗。敷在疮上,用丝绸包扎,一日三次。(《圣纪总录》秦艽涂党)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2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除湿

祛风除湿是秦艽入药后的重要功效。它不仅能治疗人体风湿骨痛,还能治疗人体风湿性心脏病。在治疗中,它经常与其他祛风除湿的中草药一起使用,这样可以使他向厨师提出更好的要求。

2.缓解阴虚发热

秦艽有很好的滋阴作用,对阴虚引起的人体发热有缓解作用。必要时可将秦艽与地骨皮、鳖甲等中草药一起煎服,会使其滋阴补虚的效果更佳,并能使阴虚引起的人体发热尽快好转。

3、利尿黄。

秦艽既能祛风除湿,又能利尿退黄。对湿热黄疸或小便不利、身体水肿等多种常见病有极好的治疗作用。但在治疗中单独使用秦艽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配合茵陈、栀子等中草药一起使用,其利尿、去黄效果才能更好。

4.镇痛

秦艽也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它含有大量的秦艽生物碱,能直接作用于人的神经,使其保持兴奋状态。这时,人体的痛苦会明显减轻。当人们出现风湿骨痛、头痛、腹痛等疼痛性疾病时,及时服用秦艽能迅速止痛,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5.预防和缓解中风

秦艽服药后,不仅能止痛,还能活血通络。对人体中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中风后,人们还可以将其与当归、川穹、地黄等中草药混合煎汤,使人体中风的行动困难、语言障碍等症状尽快得到缓解。

秦艽3号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清湿热,止痹。用于肌腱挛缩、关节疼痛、日间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秦艽能升高大鼠和小鼠的血糖。升高血糖的同时,肝糖原明显下降。它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由于这种效应在肾上腺切除或使用阻断肾上腺素的药物(二苯乙胺)后消失,所以血糖升高的原理是肾上腺释放所致。

相似的植物:桑枝

桑枝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叶黄素类化合物、生物碱、游离糖、植物糖、果胶等。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领域,可以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

桑枝具有较高的纤维素、灰分和果胶含量,因此在造纸、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与普通木材相比,桑枝更适合制备高档纤维板和生活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