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经方

中医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经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抑郁症患者每年都在增加,甚至有可能导致自杀,大家要时刻关注。抑郁症除了西医,中医还有什么偏方吗?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让你知道中医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方子。

中医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经典方剂1很多人都相信中医,那么中医对抑郁症有什么样的研究呢?中医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兴趣下降、思维迟钝、悲观绝望、缺乏主动性、自责、饮食不良、睡眠障碍、怀疑和担忧,常伴有各种与客观检查不符的躯体不适,严重时可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抑郁综合征是由于心情抑郁、气滞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绪不宁、胸闷,或烦躁易哭。抑郁症的提出源于2000多年前的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将情志失调引起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等一系列变化都归结于抑郁症,认为情志因素是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忧者,气阻而不能行。”抑郁症的病机是气滞,肝气郁结是气滞的核心,所以有“治郁先治气,调气必先治肝”之说。在中医五行中,肝属木,所以在《黄帝内经》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滞则达”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在治疗抑郁症时也经常沿用此法。

中医治疗抑郁症有什么特点?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把症状和病因统一起来,从多个角度分析病变和症状特点的关系,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治疗抑郁症。

比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而“女子以肝为天,女子多愁善感,情志失意。再加上女性特有的分娩、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造成气血不足,导致大脑营养流失,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等抑郁症症状。中医从肝脏的生理功能和女性的特点出发,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疗方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和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身体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再加上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容易出现过度焦虑、气滞,导致抑郁症;但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逐渐失去肝肾,有很多生理机制衰退。”精血亏虚,大脑和心灵缺乏营养,心理上的失落感容易形成抑郁。

总之,通过综合分析和辨证论治,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还可以调整患者的体质。与西医相比,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明显的优势。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方剂如下。

1,百合地黄汤

百合,地黄。

2.西尼桑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3、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

4.越鞠丸

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5.逍遥散

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和薄荷。

6.柴胡疏肝散

香附、川芎、柴胡、枳壳、陈皮、芍药和甘草。

7.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8.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和大枣。

9.丹栀逍遥散

白芍、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栀子和牡丹皮。

10,柴胡加古龙牡蛎汤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和大枣。

其他常用的抗抑郁药还有温胆汤、解郁汤、金铃子散、刘玉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甘萍汤、退芪散汤、姜奇汤、五神汤、杞芪丸、血府逐瘀汤、关彝汤、归脾汤、辛平忘忧汤等。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要分清病位、病性和虚实,做到全面准确。抑郁症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五行相生。任何一个脏腑有了抑郁,都可以影响其他脏腑,产生抑郁,五脏相累,相夹。最常见的疾病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等。气滞证较为多见,尤其是肝脾肺;痰瘀不是实证,就是虚实夹杂,多见于脾肺;血瘀,虚实夹杂,多见于肝肾;气血两虚常见于心、肝、脾;阴虚血虚多见于肝肾。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比如脾肾阳虚用温补脾肾,心脾两虚用健脾养心,肝虚气滞用温胆养肝。

1,脾肾阳虚

治疗宜温补肾脾,以养肝解郁为主。在情绪抑郁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卧少动、惊恐猜疑、悔恨自责,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沉细,或弦滑。

2.心脾两虚

宜健脾养心,以理气解郁为主。在情绪抑郁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心慌、失眠、健忘、自觉思维缓慢、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自责和疑病倾向、消极沉默、乏力、腹胀、便溏,或口干、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细或缓。

3.肝虚气滞

治疗应以温胆养肝,理气解郁为主。其特征是情绪抑郁、悲观失望、焦虑、冷漠、愁眉苦脸、沉默寡言。其情绪变化表现为昼夜轻(如白天抑郁,夜间稍缓或兴奋,甚至变了一个人),可伴有两侧不适或饱胀,失眠多梦,乏力,厌食,舌苔薄白,脉细,或虚弦。

治疗抑郁症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人朋友之间要积极配合。另外,药物调理是必不可少的,中医调理效果显著,对身体伤害不大。因此,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中医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每天都可以做的运动,比如跳绳、散步、跑步。其中,跳绳能增加人体的协调性,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如果散步,可以尽量选择在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方散步,因为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摄氧量,还能让人心情愉悦;跑步,因为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也叫快乐激素或年轻激素,能使人感到愉快、快乐和满足,能帮助人缓解压力和抑郁。

结论:以上是一些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子。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中医治疗抑郁症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可以参考文章中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让大家知道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威力。

中医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经典方剂是2 1。此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小柴胡汤主治:第96条:“五月六日中风,因伤寒、风寒发热,胸胁胀满,食少,心烦呕吐,或胸闷不吐,或口渴,或腹痛,或胁肋心悸,尿痛,或口渴,微热,或咳嗽”,6438+08。

2.这个方子除了小柴胡汤(去掉炙甘草),还用了大黄,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做是大柴胡汤证。第103条:“太阳病...柴胡证还是有的,先用小柴胡。呕吐、焦虑、微烦者,不解决,越用大柴胡汤下肚,越得。”第136条:“十余日,伤寒积于胃中,归寒热者,用大柴胡汤。”可见,大柴胡汤是少阳和上交所都有的化解方法。

大柴胡汤因“急心”加白芍。“胃热”所以加枳实和大黄。现在不全是大柴胡汤的证,但也不是很正,所以不用做未成熟的枳壳,芍药也不适合“满胸”(如上所述),但也没了,只剩下大黄。大黄的适应症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除烦热”。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面部发热、胸部烦躁,烦躁的发展可扩展至癫狂、谵妄,这也是大黄的适应症。《金匮要略·痰咳辨证论治》灵肝五味加江新任侠大黄汤:“面热如醉,则胃热冲面增黄以利之。”作为证据。

《伤寒论》中,热致膀胱郁滞、热入血室、积血的症状均为“狂”、“似狂”,阳明腑之狂亦用大黄,故狂躁性精神病可考虑用活血化瘀法。20世纪70年代,上海姜春华、徐生汉等逐步筛选活血化瘀药物,并简化其味,组方“大营汤”(莪术60g、三棱60g、赤芍30g、大黄30g),治疗周期性精神病44例,有效40例(90.9%),无效4例。我在临床上用过,还挺理想的,而且不限于周期性精神病。

3.茯苓、桂枝:如上所述,仲景每次“惊”、“惊”、“气上冲”都用桂苓,正是这个证的意思。

4.龙、骡、铅丹的用法显然是为了安抚重镇的神经。仲景方,如桂枝甘草古龙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加龙骨牡蛎汤、尹峰汤等。,都是用来缓解抽搐的。铅丹有毒,可以变成磁铁。此方亦可视为小柴胡汤合桂枝芍药加舒气龙牧救必应汤或桂甘龙牡汤。

5.这个方子的重量只有小柴胡汤的一半,也算是病情稳定后再减吧。

6.柴胡加龙牧汤证仍有“小便不利”、“一体过重侧翻”之说。“排尿不畅”可视为尿频,紧张的人往往更常见。“一个人的身体太重而无法侧转”可以看作是精神疲惫、反应迟钝甚至木僵的精神症状。

7.四逆散也是柴胡制剂。第318条:“少阴病,四不良反应,咳嗽、颤抖、小便不利、腹痛者,或缓解压力者,四不良反应散主身。”这个综合征前面说了,其实所有的症状都是精神症状。

名老中医经典方剂临床经验实录——芍药甘草为芍药汤,芍药枳实为芍药散。白芍是经方中治疗急性疼痛的重要药物,白芍用于所有急性足、腹、劳、腹疼痛。如芍药甘草汤(42)、小建中汤(62)、桂枝加芍药汤(32)都重用了芍药。小柴胡汤胸满,腹痛患者加芍药。“女人腹部的各种疼痛,主要是当归和芍药引起的”,所以称之为“急止痛”。后世的痛泻方耀可以治疗肠应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等。,并得仲景(白芍、陈皮、白术、防风)之精华。原名白术芍药散,张景岳引用刘草创方称其为“治痛止泻主方”,故名。芍药还有通便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九条:“太阳之病,为药所逆,故胃脘满时有疼痛者,属太阴,以桂枝加芍药汤为主;痛大者,以桂枝加唐璜为主。”继桂枝加白芍汤、桂枝加唐璜之后,第二百八十条:“太阴为病,脉弱,方便人续。”如果你是大黄牡丹,就要减,因为你的胃比较虚弱,容易动。“可以证明白芍有缓解便秘的作用,但要大量使用。

枳实芍药散是仲景用的另一个芍药基础方,治疗“产后腹痛,烦闷不能卧”(此方若加桔梗,称为“排脓散”,故此方后称为“调主排脓”),有理气导滞之效。三味药与柴胡合在一起就是四逆散,四逆散既有柴胡的作用,又有理气、滞、急的作用。这是一个好药方。而比较亲民的半夏厚朴汤,被称为“解郁八味汤”。用于治疗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而且服用后能让人感觉舒服,改善饮食和睡眠。

黄先生祖上五代从医,其父黄继祖为广州名老中医,擅长温病。黄老先生是一位临床名医。《黄经方循序渐进-经方-证候相关医案及经方问法》一书收录了黄先生的相关医案、经方问法及临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