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简介
为什么耳穴疗法有效?
中医美容减肥方法中有一种刺激耳廓的耳穴疗法,也是相当有效的。但是,很多人不确定为什么耳穴疗法这么有效。其实主要是因为耳廓与经络、脏腑、神经关系密切。
(一)耳廓与经络的关系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耳朵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马王堆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喉相关的“耳脉”。《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为手少阳三焦经,而且详细记载了耳与经络、经络、筋的关系。在十二经脉的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有的则分布在耳廓周围。如手太阳的小肠经、手少阳的三焦经、脚少阳的胆经等经络和筋分别入耳,或循耳前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别在耳前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的分支与宗的经相遇。六阴经虽然不直接入耳,也不分布在耳廓周围,但都是通过经脉与阳经相合。因此,十二经脉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到达了耳朵。所以《灵枢口文》说:“耳为祖脉所聚。”《魂枢·脏腑病证》也说:“十二经脉有三百六十五络,他的气血都在表而去虚。它的本质就是走在眼睛和眼睛里,* * *不要走在耳朵里听。”
临床实践中发现,接受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的患者,有轻微的电击或气流或发热、暖流沿一定路线从耳廓向身体某一部位辐射的感觉,多数与循经相似。比如观察针刺循经感传明显和刺激耳穴循经感传明显的受试者。在104次测试中,90次诱发的感觉传递与耳穴刺激有特定的对应关系,约占86.5%,其余14例感觉传递遵循同名经络、表里经络或其他与经络无关的路线。由此可见,Er与十二经脉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耳廓与内脏的联系
耳朵与五脏关系密切,是体表和内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耳与脏腑关系的论述。比如《苏文金匮严阵》说:“南方红,入心,开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也说:“肾温在耳,肾耳可闻五音。”《四十难经》也说:“肺主声,故使声闻。”后来的医学书籍更详细地讨论了耳朵和内脏之间的关系。如《千金方》说,“……神为心之脏腑……心之气通于舌,不通于窍,通于窍,发于耳,荣于耳。”《证治规范》也说:“肾为耳之主,心为耳之客。”在李政按摩中,耳后被进一步分为五个部分:心、肝、脾、肺和肾。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上耳轮属心,耳皮属肺,耳背娄宇属肝。”以上讨论表明,耳和脏腑在生理上是密切相关的。观察电针耳穴在临床上对人体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对胃电振幅和频率的影响是良性的、双向的,即如果针刺前胃电振幅和频率较低,针刺后可得到改善;针前较高的针可在针后降低。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可以改善病理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恢复其正常功能,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在调节胃的功能方面具有相对特异性,进一步证明了耳穴与脏腑的密切关系。因此,针刺或按压耳穴可以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
(3)耳廓与神经的关系
耳廓有丰富的神经,包括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颈外动脉发出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分支。
分布在耳廓上的四对脑神经和两对脊神经都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比如分布在耳廓上的耳额神经,是三叉神经下颌支的一个分支,除了咀嚼和头面部感觉外,还与脊髓相连;面神经不仅管理面部表情肌肉运动,还管理一些腺体。来自延髓的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对呼吸中枢、心脏调节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唾液分泌中枢(呕吐和咳嗽中枢)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不仅控制躯干、四肢和关节的肌肉运动,还控制内脏器官的运动。内脏神经,由来自大脑和脊髓的副交感神经和来自脊髓胸腰的交感神经(分布在耳廓上的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分布在有动脉的耳廓上)组成,对全身各器官几乎具有双重支配作用,它们相互对抗,相互协调,维持着全身各器官、躯干和四肢的正常运动。
从耳廓神经分布来看,耳廓与全身关系密切。耳廓神经分布的显微观察表明,耳廓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神经进入耳廓后,从表皮到软骨膜会有各种神经感受器: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感觉神经末梢和环状小体;在耳腱上和耳肌内有简单和复杂的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高尔基腱器、丝瓜络样末梢和肌梭。由于耳廓含有浅、深感受器,在手法针刺、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式中“得气”。,可能是它兴奋多种感觉器官,特别是痛觉感觉器官,接收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冲动从神经核传到脑干网状结构,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耳穴疗法减肥的优势
第一,疗效显著。耳针最大的特点是见效快,耳针减肥也是如此。手术后由饥饿转为饱腹,然后越来越瘦,适度停止。
第二是方便和经济。耳针减肥时,一般不用扎针或埋针,而是用压丸法。粘贴一个黄豆大小的胶带,上面粘上小球,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第三是绝对安全。耳穴压丸没有副作用,只是埋针可能容易感染耳廓。
第四,功能广泛。耳穴都有“一穴多用”的功能。耳穴减肥,往往可以治疗其他疾病,可谓一举两得。
耳穴减肥简单安全方便,不会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非常适合上班族朋友。耳穴也可以配合针灸、拔罐、中药减肥,效果也很好。每次治疗时间约为15-20分钟,治疗间隔时间约为4-5天,也要视各种情况而定。
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
取穴原则是指用耳穴治疗疾病时,选择耳穴的依据。疾病确诊后,用哪些耳穴进行治疗?根据什么原则来选择穴位?这是耳穴治疗疾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穴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疗效。
取穴原则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按相应部位取穴:即根据人体患病部位,在耳廓相应部位(耳穴)取穴的方法。比如胃病选耳穴“胃”,肩周炎选“肩”,胆囊炎选“胰胆”。这种取穴方法是耳穴治疗疾病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很多痛症、急性病,患处对应的耳穴,都能找到敏感点。刺激这些敏感点往往可以达到立即缓解甚至消除疼痛的效果。
2.根据藏象辨证取穴:即根据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论和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例如,根据藏象理论,“心主神明”,所以“心”穴可用于治疗失眠、神经官能症、癔症等。又如脱发的治疗,藏象学说认为“肾盛”,故可用“肾”穴治疗脱发;又如皮肤病的治疗,用“肺主皮毛”这个穴位治疗各种皮肤病;又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用“心”穴和小肠来治疗表里。
三、根据经络学说:即根据经络学说。可分为循经取穴和经络病候取穴。
1.循经取穴是根据循经取穴,如坐骨神经痛(后支),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循经取穴,即取耳穴“膀胱经”穴治疗,取耳穴“三交”穴治疗,也是面部三交穴的寻找和命名方法。
2.根据经络病征取穴,就是根据经络“动病”和“有病”的症状取穴。“是动病”——经络疾病的一种,发表在《灵枢经络》上,包括:①经络循行的疾病,如手阳明大肠经。如果你在动,你会牙疼,脖子会肿。“②经络、气机的变化导致相连脏腑的病变,如手太阴肺经“动则肺满,胀则喘咳”,足少阴肾经从肾穿肝膈入肺,“动则肺病,咳吐,有血,饮则喘”。其病主要来源于经络,而非内脏,故命名为“动”“病”,经络疾病的另一类,也来源于灵枢经络,包括:①脏腑疾病,如手太阴肺经。是主肺的病人,咳嗽。我气喘吁吁,口干舌燥,满腹烦恼。”②脏腑之病延至经络,体现为循经之病,如太阴手肺经之病、“臂前疼痛、晕厥、掌中发热”等。其病一般由五脏六腑而非经络引起,故名“生”。。“动病”和“有病”都是经络脏腑证候,比如手阳明大肠经就是动病。大肠手阳明之脉……指因运动、牙痛、项肿等引起的疾病。治疗牙痛、颈肿时,可选择耳穴“大肠”,以及手心经阴虚引起的疾病。心脏的脉搏和手踩在阴上.....就是主心有病的患者,比如眼睛发黄,胁痛,手臂腰酸,晕厥,手掌热痛。因此,耳穴“心”可以治疗眼睛发黄、胁痛、上肢内侧及手掌热痛。
4.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耳穴有很多穴位,如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其功能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如交感神经穴,因现代研究发现此穴具有类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而得名,肾上腺穴,因现代研究发现此穴具有类似肾上腺的功能而得名。所以一定要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去理解和应用这些耳穴。如果胃肠疾病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可取“交感”穴;再如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故抗过敏、抗炎、抗风湿宜用“肾上腺”穴。
5.根据临床经验取穴:根据临床经验取穴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个(或某些)穴位对治疗某种疾病有效,并加以替代使用。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点、胃痛、腕点、甲状腺疾病、肘点、肝昏迷、耳尖出血及结节、老花眼。取“枕”穴等。
因此,每种疾病的取穴数量应根据病情和上述五穴取穴原则综合考虑后选择。
影响耳穴治疗效果的因素:
如果你认为只要贴几下耳朵,按摩几下耳朵,就可以减肥美容,那就错了。事实上,耳穴疗法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四个基本因素主要取决于:明确的诊断、良好的配方、准确的取穴和正确的手法。
1,诊断
诊断清楚是指清楚地知道或知道接受耳穴治疗的患者患的是什么病,即对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明代内科医生王石山说:“你不知道脉搏,你不观察形状。但是问什么病就需要针什么穴,让误针成慢性病的人都有。”求还是得效果,连中耳!”又指出“病灶无穷,灸针之法无穷”。我们古人告诫,要注意明确诊断,治疗因证而异。为了提高疗效,首先要明确诊断,不仅要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还要分清虚实、寒热。只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才能决定配方和手法,否则就是无的放矢,根本没有疗效。明确的诊断和正确的辨证(包括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等。)是提高耳穴疗效的基础和前提,即它是提高耳穴疗效的第一个环节。
2.选穴好
选穴好是提高耳穴效果的第二个环节,需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巧妙灵活地选穴的原则。只有选穴配证,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3.穴位排列
取穴准确是提高耳穴疗效的另一个基本因素。穴位对齐不是指按照耳穴的解剖部位机械地对齐穴位,而是将敏感点对齐在耳穴的这个区域。因为耳穴不大,但是它有一定的面积,往往是这个区域的一个点。穴位指的是敏感点。需要用压痛法仔细寻找压痛点,或者用肉眼观察发现阳性反应,或者在扎针前用好的引导法检测敏感点,然后准确的贴在敏感点上。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无论是耳针还是耳压,为了提高疗效,都需要选择正确的反应点,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所证实。
4、手法正确
手法对指耳针手法、压耳手法等。,主要从针刺方向、针刺感觉、刺激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针灸方向要根据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疾病来选择。比如针刺胃穴时,如果是为了止呕(如预防晕车晕船,或耳针麻醉下胃肠手术时的恶心呕吐),针尖应刺向贲门穴方向;如果是治疗消化性溃疡,针尖要往十二指肠方向刺。临床经验证明,这个方向的针灸疗效较好。
2.针感耳针和体针一样,需要一定的针感,疗效好。针灸的一般感觉是痛、肿、热、酸、麻等。有些病需要针直接摸到患处,疗效好。对于坐骨神经痛、牙痛、腰痛等疾病的治疗,最好是摸针到达患处。比如用耳针治疗坐骨神经痛,针刺坐骨神经穴位时,一般需要针刺诱导,使患肢感到热、冷、痛或肿,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减轻)。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就要调整针尖方向,或者将针拔出,寻找另一个敏感点进行针刺或捻转(向一个方向或左右捻转),以获得预期的感觉。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针的手感好,往往可以获得。“针对病”的良好效果。
3.刺激量因为刺激量=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所以对每个耳穴的刺激量是指对每个耳穴给予多少刺激强度,以及刺激时间的长短和留针时间。临床对某种疾病进行辨证后,必须正确确定对每个耳穴的刺激量,这是耳针手法的重要组或部分。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诊断明确、配方良好、取穴准确、手法正确是提高耳穴治疗疗效的四个基本因素。只有认真把握这“四要素”,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治疗肥胖症的耳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