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哪里最好玩?
一,旅游资源的特点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有五个特点:
(A)由特殊地质特征构成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距离595公里,南北距离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它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由于喀斯特发育的三维空间不断扩大,贵州喀斯特地区十分复杂。石芽、漏斗天坑、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喀斯特湖泊、瀑布、落水、溶洞、地下河、暗湖、暗流等。在地表上纵横重叠发育,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天然“喀斯特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构造过程,孕育了省内各种奇山、秀水、瀑布、异洞,形成了无数连接地面与地下、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和七个小拱门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二)多民族建构的文化原创性。贵州省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界上居住着18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经过反复碰撞、内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日、艺术等等都富含丰富多彩的人文细节。俗话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式、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图案,在这里依然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在4-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片区域曾数次被海水浸没。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鱼龙化石表明,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有旧陶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晚期的“兴义人”。贵州不仅是古生物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宋四国是贵州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取代宋嗣,越来越强大。今天,在贵州不难找到夜郎文化的痕迹。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在贵州屯田驻军,“开线连云南”,使江南文化和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誉为“中国儒学的最后一座高峰”、“近代启蒙思想的先行者”的王阳明,在王雪圣地贵州树立了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是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四)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凸显。“酒”和“泳”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远。在贵州的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是最响亮的。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养生酒。在少数民族村寨喝酒,我们所经历的酒文化是不一样的。敬酒、劝酒的方式多种多样,酒伴歌舞。没有酒,不上桌,不请客。从酒的浓郁香气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体会到酒文化的真谛。
(5)夏季自然气候的独特性。贵州夏季气候资源已成为日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65438±05℃左右。降水丰富,年降水量约为1300mm。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约为1300小时。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而且每年都在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夏季平均气温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胜地。
第二,旅游产品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贵州已有“华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5A级旅游区2处,国家4A旅游区3处,黄果树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处,范静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百里杜鹃等国家级森林公园21处,织金洞等国家级地质公园6处。拥有六枝索甲等国际民族生态博物馆4个,青龙洞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6处,民族文化旅游村1.8万个。
目前,贵州已形成贵阳、安顺、荔波、凯里-镇远、黎平-从江-榕江、兴义-安龙、梵净山、遵义、赤水-习水-仁怀、织金-黔西、威宁-六盘水、乌江峡谷等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我们正在逐步推出高原喀斯特生态、丹霞多刺生态、苗侗文化生态和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阳明文化、洞穴文化、夜郎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以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贵州旅游的新亮点。从产品的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从贵阳向东南西北延伸的省际精品旅游线:西部黄金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与云南相连,以观赏喀斯特景观、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色;向东延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苗族、侗族,体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向南延伸至广西的荔波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族、水族、瑶族文化旅游线路;向北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酒文化、丹霞风光旅游线。具体来说,就是六条重点精品旅游线路:
1,休闲度假游贵阳,临城
贵阳(黔灵山、阳明寺、甲秀楼、文昌阁、石文化艺术宫)-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高坡苗寨、镇山村布依族村、花溪公园)-香纸沟-百花湖-开阳(南江峡谷公园、鸣凰峪温泉)-修文(阳明洞、刘广河、花溪公园)
2、壮丽的瀑布,神奇的喀斯特精华之旅
桂阳(红枫湖)-平坝(屯堡文化,天台山)-安顺(龙宫)-镇宁(黄果树瀑布,天星桥)-关岭(花江大峡谷)-贞丰(三岔河,布依风情)-安龙(赵迪,十八明先生墓)-
3.黔北名酒文化旅游精华之旅
贵阳-仁怀(国家酒文化城)-习水(阔叶林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石樟洞、四洞沟瀑布、珠海、丙安古镇)
4.黔东南苗侗文化体验游。
桂阳-雷山(上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大塘短裙苗寨)-榕江(车江古戎群、三宝侗寨)-从江(高增侗寨、岜沙苗寨)-黎平(黎平会议会址、巧姐、天生桥、霸州河、肇兴侗鼓楼群)
5、黔东名镇明水名山游。
桂阳-崇安江(葛佳风情)-黄平(非云绝壁、董烨河)-施秉(云台山、上舞阳、杉木河漂流)-镇远(青龙洞、下舞阳、铁西)-岑巩(龙鳌河风光、
6、地球“翡翠”原生态探索之旅
贵阳-福泉(洒金谷)-都匀(石板街、鉴江、斗篷山)-三都(水族风情)-荔波(漳江、七小牌坊、水春河、瑶族风情)
此外,除上述精品线路外,还逐步开发了一批季节性旅游产品。比如春天,以油菜、杜鹃花为主要内容的赏花郊游;夏天的漂流和暑假;秋天看瀑布吃新鲜事物的旅行;冬季民俗体验、温泉疗养之旅等。,到2010,贵州将成为喀斯特高原多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的旅游热点,拥有1贵州特产和中药材:杜仲、茯苓、天麻、党参、金银花、三七等。2.土特产:贵州五福腊肉、刘庆真月经巴荒、波波糖、遵义巴荒、牛头牛肉干、贵州三宝、火腿、香肠、臭豆腐、花椒、都匀毛尖、织金竹荪、豆腐干等。3.酒类:贵州各种名酒:茅台、清酒、董酒、习酒、贵州九千酒等。4.其他:蜡染、苗族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