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你会进山采药吗?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采集草药?

采药是端午节的古老习俗之一,与季节和草药的生长习性有关。在古代,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采摘草药来抵抗五毒。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采百草呢?让我们了解一下传统节日的习俗。

端午节你会进山采药吗?卷二十二《集杂药》引用《荆楚隋集》佚文:“五月五日,争杂药可治百病。”由于端午节前后草本植物的茎叶成熟,药性较好,“采药”,即采药,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

农历五月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许多毒蛇和害虫在五月活跃,经常对人造成伤害。五月有五毒。为了预防疾病和增强健康,人们会在五月的端午节期间走遍草地和收集药材。

端午节为什么要采百草?按照民俗,端午节是一年中草药最多的日子,到处都是药,是最适合加工的日子。在民间,一直有“端午百草为药”的说法。

《贾青录》介绍了这一天苏州“采药”的习俗:文人采摘能治病的药材,留作药饵,俗称“草头房”。药市采虾螫其沫,名曰“蟾酥”,用于修丹丸,率数万。那些幼儿不打疫苗的,一吐口水就用水兽养五七只虾。中午过后,喝水,煎汤洗澡,让痘疮变薄。

”《吴李》也说,“今天的吴风俗,也是在下午,拿草药治病...并娱乐蚂蚁和蛇,都是为攻毒做准备。”

《夏郑潇》说“贮药一月,以除毒气。”

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记中,有在五月捉蟾蜍的记载,这也是有益于医学的。后来,许多地区也有在端午节抓蟾蜍的习俗。比如江苏,中午采集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药裹饼。杭州人也给孩子吃蛤蟆,说夏天能降火不生疮。还有第五天蛤蟆嘴里塞药片,挂起来晾干,就是蛤蟆钥匙,敷在脓肿上就能消散。这种捉蟾益药的习俗,起源于汉代“缠蟾放兵”的传说。再比如湖北监利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也是采药。采药是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的茎叶成熟,药性好,这一习俗就在这一天形成了。

为什么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五月是传说中的邪月,被现代解读为天气炎热有毒,人最容易生病。为了应对恶月,人们会在端午节用草药洁身或服用药物,以求祛病强身。与端午节相关的药物主要有兰花、艾草、菖蒲、桃枝、刺五加、雄黄、蟾蜍等。端午节,有吃药和收储药的习俗。

西晋文学家陆机对午后的药有一段神奇的描述:“功劳万岁...五月五日取于阴,以足画地,即带于身,即可建军。”这件事在葛洪的《傅朴玉》里也有看到,当然是荒诞的。但在吴,端午节确实有药浴的习俗。家里用一些中草药烧水,给孩子和大人洗澡,消灭病菌。

古人认为,在端午节,“领中取龟掌,终身难忘”(《琐碎录》)。尽管带有迷信色彩,但可以看出“五日”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信仰,也可以看作是节气的统称。其实这也是因为端午节时中药的药性最好。正因为如此,古人在端午节挂艾叶、撒雄黄、戴香囊,以防‘戾气’。这样,端午节就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医学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