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苗药的诗(唐代苗族是什么状态)
从唐代到五代十国时期,与汉族有较直接接触的那部分苗族分布在川、黔、湘、鄂的连接地带。唐朝和五代的统治者通过任命当地苗族的上层人士作为吉米州的秘书处来统治苗族。
唐朝建立的锦州、西州、梧州、徐州,都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这个地区的苗族上层人士充当了集米府的刺史。
五代十国时期,楚国马锡范有、金等国,仍以国彭为刺史,“立铜柱为界”。此时湘西黔东的苗族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所以唐朝和五代十国的统治者能够通过苗族内部的统治者来统治苗族。但、金等州苗族内部的宗族或村社组织仍然明显存在,因此集米州刺史管辖着许多宗族或村社组织。
深居西南腹地的苗族也到处形成宗族或村落社会,既受同一地区大民族统治阶级的支配,又保持本民族村落的相对独立性。比如定居在南诏东南边陲的苗族,既受南诏统治阶级支配,又保留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结构特点,所以要求南诏统治者“立边城为国”。
宗教与教育苗族的主要信仰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在苗族传统社会,鬼神迷信,巫术盛行。一些苗族人也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很少有苗族人信仰佛教和道教。传统上,苗族人往往将一些巨型或奇特的自然物视为灵性的体现,因此对其进行崇拜,并向其供奉祭品。
其中,典型的自然崇拜对象是巨石(怪石)、洞穴、树木和山脉。此外,苗族人认为某些自然现象或物体是神灵或鬼神,苗语往往不区分鬼神,或两个词都用。
大多数情况下,鬼魂被视为被遗弃或被冤枉的灵魂和工具,往往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疾病、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的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吃货鬼,老虎鬼,就叫恶鬼。具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往往被视为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神、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神等。
苗族人祭祀善鬼和恶鬼的方法不同。好鬼受礼迎,祭祀诚。恶鬼必须被贿赂和哄骗,直到他们被赶走。
在很多地区,苗族人也相信自然界有很多妖怪。比如牛把屎盖在身上或者在马厩里打转,把屎踩成圈,猪吃小猪或者卧槽,鸭子吃鸭蛋,老虎进场,遇到两条蛇,母鸡打鸣公鸡。
在一些苗族地区,人造的物体崇拜土地菩萨、土地奶、家庭神、祭祀桥、水井等。土地公菩萨的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组成。土地房屋多为木质或三块石板搭建而成,极为简陋,位于村庄旁的路口或路边的行人休息处。
家族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族神”偶像。祭祀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
龙也是各地苗族人崇拜和祭祀的对象。图腾崇拜。
东部很多苗族、瑶族都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祖祖辈辈都被讲着“女神、母亲、狗爸爸”的故事,把盘瓠当成自己的祖先。
中部地区的一些苗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江洋起源于枫树的心脏,所以他们把枫树视为图腾。在其他地区,苗族以水牛和竹子为图腾崇拜对象。
总的来说,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相信祖先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灵魂会永远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在一起,在节日里会用酒肉来祭拜他们,甚至在日常饮食中也是如此。
在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祭祖仪式。湘西有“打猪棒”“打牛祭祖”,黔东南有“吃屎”,黔中有“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的习俗。其中,吃黔东南的脏肉依然盛行,最为典型。
吃脏又称鼓节、鼓社节、鼓储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七、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住在木鼓里,祭祀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受子孙的祭品。
祭司被称为脏头,献祭的脏牛就是为此而专门饲养的。每次祭祀活动持续三年。
大多数苗族人相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判、祭鬼等。,除了魔法。
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不专业。
他们在上面提到的各种初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一些当地的巫师还担任着村落长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式外,大多能说出本氏族的族谱、本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语和民间故事。有些巫师还具有歌手和舞者的功能。
因此,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在苗族社会中扮演着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也有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疗手段。
除了这些传统信仰之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传教,滇黔川边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部分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滇东南少数苗族群众信仰了天主教。尤其是在滇东北和黔西北地区,基督教信仰一度势头强劲,影响巨大。
外国传教团或传教士在苗族地区开办了许多中小学、医疗机构,甚至实施了一些经济开发项目,对苗族社会的进步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著名的僧人有安顺的党举人、白格礼、张道惠、王树德等,他们都是在苗族地区去世的。
苗。
2.描述凯里民族风情园的句子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庙岭山麓,清水河旁。它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国家民委和国家体改委批准的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发展试验区。
全市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城市,也是中国41“绿都”之一。凯里已有500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曾被誉为“小荆州”。数百年来,生活在凯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凯里是一个多民族的园林,风景秀丽,景色迷人,被誉为“苗岭明珠”。凯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淳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被确立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中心。凯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境内有瑶琳仙境般的渔洞、充满神话传说的香炉山、风景如画的清水河、数不清的苗寨。
凯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我国生物矿产资源丰富,有药用植物和野生动物400多种,有煤、铁、铅、锌、重晶石、铝土矿、石英岩、硅质岩等,其中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在西南地区名列前茅。
此外,黔东南州还有具有原始民族风情的雷山、榕江、黎平、从江等县。其中雷山县以苗族为主,其他三县以侗族为主,以侗寨为特色。花桥和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当你看到鼓楼时,你就知道你来到了侗寨。
参考资料:中国鼠标旅行网(。
3.苗族的故事编辑在这一节【民族简介】。据史料记载,蚩尤部落之后,炎帝所属的蚩尤在炎黄后方南下,进入百越,居住在今天的湖南、广西、云南一带。
苗族,2000年人口普查,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和雾灵山,气候温和,依山傍水,大小水坝星罗棋布。
主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桐油等。此外,它还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活跃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种植。
苗族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从黄河流域到湖南、贵州、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瑶淼语族的苗语支。
本来没有民族文字,50年代后期创造了拉丁拼音文字。现在,大多数人使用中文。
苗族乐舞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高超。苗族的工艺美术,如采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绚丽多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苗族有很多节日,比如苗年,4月8日,端午节。苗族习惯称自己为“穆”、“孟”、“莫”、“毛”,部分地区称自己为“甘敖”、“国雄”、“老戴”、“答几”。
他称之为“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绿苗”、“花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古籍记载中,有5000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书面语言,苗语属于汉藏语系瑶淼语系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上,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是旱稻。袋子,荞麦籽,土豆,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都是自己种麻自己纺。苗族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词、情歌等。
苗族也擅长跳舞,芦笙舞最受欢迎。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种方言。
1956之后,设计了拉丁字母书写方案。由于苗族和汉族长期接触,大量苗族人汉语流利,使用汉语。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苗族的采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享誉海内外。
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苗族服饰有130多种,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是情歌和酒歌。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编辑此段【宗教习俗】苗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鼓乐节是苗族最大的仪式活动。
一般是小祭七年,大祭十三年。它在农历十月到十一月的第二天举行。届时,将杀死一只獐子,并表演芦笙舞来纪念祖先。
吃饭时邀请亲朋好友聚一聚,以增进感情和家庭和睦。苗族的主要信仰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巫术盛行。
一些苗族人也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很少有苗族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传统上,苗族人往往将一些巨型或奇特的自然物视为灵性的体现,因此对其进行崇拜,并向其供奉祭品。其中,典型的自然崇拜对象是巨石(怪石)、洞穴、树木和山脉。
此外,苗族人认为某些自然现象或物体是神灵或鬼神,苗语往往不区分鬼神,或两个词都用。大多数情况下,鬼魂被视为被遗弃或被冤枉的灵魂和工具,往往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疾病、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的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吃货鬼,老虎鬼,就叫恶鬼。
具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往往被视为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神、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神等。苗族人祭祀善鬼和恶鬼的方法不同。
好鬼受礼迎,祭祀诚。恶鬼必须被贿赂和哄骗,直到他们被赶走。在很多地区,苗族人也相信自然界有很多妖怪。
比如牛把屎盖在身上或者在马厩里打转,把屎踩成圈,猪吃小猪或者卧槽,鸭子吃鸭蛋,老虎进场,遇到两条蛇,母鸡打鸣公鸡。在一些苗族地区,人造的物体崇拜土地菩萨、土地奶、家庭神、祭祀桥、水井等。
土地公菩萨的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组成。土地房屋多为木质或三块石板搭建而成,极为简陋,位于村庄旁的路口或路边的行人休息处。家族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族神”偶像。
祭祀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人崇拜和祭祀的对象。
图腾崇拜。东部很多苗族、瑶族都崇拜盘瓠(一种神犬)。
他们祖祖辈辈都被讲着“女神、母亲、狗爸爸”的故事,把盘瓠当成自己的祖先。中部地区的一些苗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江洋起源于枫树的心脏,所以他们把枫树视为图腾。
在其他地区,苗族以水牛和竹子为图腾崇拜对象。总的来说,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们相信祖先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灵魂会永远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在一起,在节日里会用酒肉来祭拜他们,甚至在日常饮食中也是如此。在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祭祖仪式。湘西有“打猪棒”“打牛祭祖”,黔东南有“吃屎”,黔中有“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的习俗。
其中,黔东南的美食。
4.苗族有什么歌?苗诗强调音韵,包括五言体、七言体和长短句。
语言简洁、和谐、匀称、全面、易懂。它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苗族民间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欢迎和送走至亲好友时,男女谈情说爱,甚至充当媒人,调解纠纷,制定村规民约,教育子女,描绘家谱和家规,有时还会用诗词表达。
工作时也用诗来娱乐,工作后用诗来消除疲劳。创世歌:是一首很古老的童话歌,主要讲述天地日月的起源和万物的生成。
这类歌曲包括《创世之歌》和《万物起源之歌》。祖先歌:主要描述人类的出现,族群的起源和迁徙,如《人类起源之歌》、《洪水》。
这类歌曲的主题积极进取,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婚嫁歌:反映了苗族从通婚到婚外婚姻,从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变过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黔东南的《兄弟姐妹之婚》、《开婚礼之歌》、《男女之婚》、《改嫁之歌》(女嫁男)、黔北遵义的《接女婿之歌》、《送别之歌》等。迁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
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迁徙史,所以都有自己的迁徙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黔东南的《穿越山河》、松桃铜仁地区的向秀马修、黔西北的杨璐方言、桂阳地区的格罗格桑。
松桃、黔东南的迁徙歌曲反映了这一宏大的场面,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激烈斗争。它是一部英雄史诗,对研究苗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供讨论的歌曲和词:反映了古代苗族的社会组织,主要描写各种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劝人除恶行善。生产劳动之歌:随处可见。
其中黔东南州最为完整,有刺绣歌、植棉歌、纺织歌、蜡染歌、酿酒歌、造船歌等。主题积极向上,多为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库格:是一首描写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诗。有些人指责酋长压迫人民,有些人指责地主和恶霸,还有许多人谴责政府。
起义斗争歌曲:又称抗美歌曲,多是控诉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人民的反抗。比如黔东南的之歌,黔南的,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
这类歌曲激情澎湃,充满斗志。情歌:是青年男女恋爱时唱的歌。
文字含蓄优美,充满了抒情性。有表白,问答等。,而且大部分都是表情。
由于没有文字,历史上苗族的文字文献多以汉文书写,数量很少。建国前仅见于湖南及川东地区。
近年来,贵州发现了一些苗族文人诗词。清康熙年间,道真县小里梅江进贡学生张、、、张曼德,皆以作品闻名,* * *写《荫山居诗》。
在金平县两江乡也发现了清代苗族学者龙绍讷的诗作,包括1878出版的《两川集》四卷,集中了作者的主要诗文。内容多描写苗族乡侗寨的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厚。
民国时期,雷山县著名苗族学者梁居武也写过一些诗。他的政论文章充满了被压迫民族的感情,揭示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无力感和经济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培育下,苗族人民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文学创作队伍,涌现出一批苗族作家。他们的许多作品在国内获奖,有些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受到好评。在民间文学的研究、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方面,也有一批自己的人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音乐苗族音乐包括民歌、芦笙、唢呐和秦晓,其中以民歌和芦笙最为常见。历史歌曲:多为中老年人演唱,有朗诵形式,往往唱一段,讲一段道理。
歌词也很长,从几十到几百行到上千行不等。比如创世之歌,祖先迁徙之歌,婚姻寻根之歌,理智之歌等等。
历史歌曲在黔东南州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曲调丰富,节拍鲜明,浑厚有力。情歌:一种民歌,由青年男女演唱。
曲调很多,柔美,抒情,一般都是低声唱。有的地方如六枝、青龙苗族情歌也有豪放的特点。
格非:因其唱腔高亢而得名。一般来说,青年男女交流时都是两人一组唱歌。
也有的是业余时间,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即兴独奏,也有许多人合唱。即使相隔数百米,听众也能清楚地听到歌词。
这种歌在黔东南最有名。丧歌:是对老年人正常死亡的一种悼念歌曲。
旋律是悲伤的,歌词的意思是悲伤的。当歌手唱到悲痛的时候,眼泪往往会流下来,听者往往会泪流满面。
黔东南、黔中南部、黔西北、黔北都有苗族。六盘水苗族的丧歌比较有名。
苗族音乐曲调大多是从传统唱法中传承下来的。著名歌手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曲调的更新,而在于歌词的创作、修改和完善,所以曲调变化很少。到处都有著名的歌手。
已故黔东南州雷山县苗族歌手唐德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掌握了苗族古歌、民歌的传统唱法,会唱几首民歌。
他写的歌词有几千首,其中光是韩苗的新歌就有1300多首。
5.为什么说民族医药是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积累并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民族医药体系,是中国乃至世界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西南、西北、边疆和贫困地区,所以当地的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有一个宽容安静的藏身之处。以云南省为例。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居住着26个民族,海拔1000米至2000米,蕴藏着6559种中药和民族药资源。
尤其是具有热带气候特征、不受台风影响的西双版纳,有着丰富的南药资源,如珍稀的龙血树(龙血竭)、儿茶、诃子、苏木等。近年来,砂仁、丁香、肉桂、豆蔻、胖大海引种成功,砂仁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三七,云南道地药材,属五加科。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软化血管、防癌、延缓衰老等功能,产量占全国80%以上。优质天麻、茯苓、云南当归、木香、云南黄连均为传统出口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云南的猪苓、山慈菇、石斛、七叶一枝花、灵芝都是著名的野生优质药材。其中许多是民族药,如傣药、藏药等,正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开发新药的目标。
中国西部其他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蒙古、新西兰、广西、宁夏五个民族自治区和贵州、四川、青海等多民族省份,都具有与云南相似的特点,民族医药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西藏和青海将发展民族医药列为各自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贵州省民族药(主要是苗药)产量已占全省医药产量的40%以上。
苗族,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和中西部广大地区,属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气候。使用的药物有上千种,常用的有400种左右。
代表药物主要有大血藤、红藤、蜡梅、麻疯树、接骨木、骨碎补、马鞭草、杠板归、山楂等。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丰富,大部分是青藏高原特有的。
据初步了解,青藏高原有682属2 200多种藏药植物。其中真菌14科35属50种;蕨类植物30科55属118种;苔藓植物分属于5科5属5种,藏药动物有57科111属159种。藏药矿物有80多种。为充分发挥藏区藏药优势,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建立了30多家藏药制药厂,年产值达5亿多元。
部分藏药产品出口到日本、印度等10多个国家。其中,青海金河藏药集团研发的“七十味珍珠丸”等四种藏药成为中国唯一获得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产品。
这拉近了世界与藏医的距离,使藏医走向世界,为其有益的探索打开了充满希望的大门。蒙医学是以蒙古族传统医学为基础,吸收藏、汉、古印度医学理论精华,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医学体系,在中国民族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蒙医专家和著名的蒙医经典,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世纪的《识医经鉴》,是蒙医的奠基之作,收录了390种蒙药。同时,毒品鉴定分为四个部分,* * *收集了678种毒品。
19世纪初,古布拉顿吉尔用藏文编撰了《本草纲目》,收录了879种蒙药,成为今天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现代蒙医学发展迅速。
据统计,我国现有蒙药2 230种。中国的民族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着民族医药在中国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医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中国医学文化和医药产业的繁荣,同时为各国替代医学提供更广泛的选择,为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经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6.苗族文化有哪些?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主要包括诗歌和传说,大多以口头传说的方式流传至今。诗歌一般是五言体,中间有七言体或自由体,大多只讲曲调不押韵。一般曲调简单,变化不大,节奏不太严格,长短不限,包括古歌、逻辑词、巫歌、苦歌、反调、情歌、儿歌等。
如《老人开天地》《九十九个太阳九十九个月亮》等都是讲述苗族历史,反映古代苗族人民与自然斗争的古歌。苗族诗歌和古代传说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而且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苗族是一个热爱歌舞的民族。音乐、舞蹈和苗族戏剧历史悠久。史书上已经有了男打芦笙,女打铃的记载。
苗族的“飞歌”很有名,现在都有表演舞台演唱或者作曲的。器乐可分为打击乐器和管弦乐,以木鼓、皮鼓、铜鼓和芦笙最为著名。此外,还有芒果、朴琴、口弦琴、木叶和各种笛子。
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猴子鼓舞等,其中芦笙舞最为常见,技艺高超,深受国内外欣赏。苗族的采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多姿多彩。
苗族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解放后,已发展到能染彩色图案,并出口国外。苗族传统银饰种类繁多,包括手镯、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他们也因精美的雕刻图案而闻名。
苗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医学,把人类的疾病分为内科36种疾病,外科72种疾病,20多种治疗方法。石启贵先生是《苗药处方》和《动物医学指南》的作者。
陆克敏是《苗药集》的作者。19年底,松涛堂初诊医生龙通过剖腹产为孕妇取出死胎。
治疗骨折,蛇伤,毒箭伤,刀枪伤,苗医见效快。苗药多使用生药,现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