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很多流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灰尘扫屋”,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扫除一切晦气和厄运。这个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电器,拆洗被褥窗帘,扫六码,掸蜘蛛网,疏通明渠涵洞。到处洋溢着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桃符等。它们以工整、对偶、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对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
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反串、春条、斗方。“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
年画
春节期间挂年画在城乡也很常见,浓浓的黑色和五颜六色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增添了不少兴旺喜庆的气氛。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淳朴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门神等单调的题材,而是变得丰富多彩。一些年画作坊制作了福禄寿三星、天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迎新春等经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欢庆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年画的重要产地有三个: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画,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的《方志》:除夕之夜,各方互赠礼物,称为“回赠年”;酒食相邀,谓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喝酒,祝一首完整的歌,叫“分龄”;大家彻夜不眠,等待天亮,这就是所谓的“守岁”。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上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聊天,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彻夜守夜,象征着赶走一切恶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这种习俗逐渐流行起来。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一首诗《守岁》:“寒辞冬雪,暖带春风”。直到今天,人们都习惯守着年夜饭,迎接新年。
在古代,守岁有两层含义:老人守岁即“辞旧”,表示珍惜时间;年轻人保持年龄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间一般在午夜。
鞭炮
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开门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辞旧迎新。鞭炮是中国的特产,又称“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燃放鞭炮可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里的一种娱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每逢重大节日和喜事庆典,以及结婚、建房、开业等。,应该燃放鞭炮来庆祝和交好运。目前,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姚、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烟花之乡。生产的鞭炮颜色多,质量高,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世界各地。
支付新年电话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齐,出门走亲访友,互相祝愿来年好运。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由同一个族长带队挨家挨户拜年。有的同事请几个人拜年;还有人聚在一起互相祝贺,这叫“团拜”。因为在家里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精英和学者就用贴纸互相祝贺,从而发展出后来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特”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时,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还是很流行的。
春节饮食习俗
在古代农业社会,从腊月初八开始,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忙着为新年准备食物。因为腌制腊肉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定要尽早准备。中国很多省份都有腌制腊肉的习俗,其中广东省的腊肉最为著名。
蒸年糕,因为谐音“高年”,口味多样,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美食。年糕的款式有方形黄白年糕,象征金银,表达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味道因地而异。北京人喜欢吃红枣年糕、百果年糕、糯米或黄米做的白年糕。河北人喜欢在年糕里加入大枣、红豆、绿豆一起蒸。在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有吃黄米面炒年糕的习俗,有的还会塞豆沙和枣泥,而山东人则用黄米和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的,蒸的或者炒的,有的人干脆就着糖吃。南方的年糕有甜有咸,比如苏州和宁波的年糕,是用粳米做的,口味清淡。除了蒸炒,还可以切片炒或者煲汤。甜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花、桂花、薄荷、菜糊等配料做成的。它们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也可以用蛋清煎。
真正过年的前一天晚上叫团圆夜。背井离乡的游子,千里还要从万里之外回家。过年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用面粉做饺子皮,然后用皮包馅。馅的内容多种多样,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都可以塞。正统的饺子做法是用清水煮熟,捞出后拌上醋、蒜末和蔬菜。还有煎饺子和烤饺子(锅贴)的方法。因为和面中的“和”字就是“他”的意思;饺子的“焦”与“胶”谐音,“和”与“胶”有团圆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相思团圆;取大龄交友之意,非常吉祥;另外,形状像元宝的饺子,过年吃饺子,也有“发大财”的吉祥寓意。所有的家庭聚在一起包饺子,所以庆祝春节很有趣。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欣赏明亮的满月
中秋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有“秋暮暮月”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宋代,中秋节更流行赏月。据《东京之梦》“中秋之夜,贵家妆台亭,民争酒楼戏月”。在这一天,北京所有的商店和餐馆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在牌楼上绑上丝绸,出售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非常热闹。许多人登上阳台,一些富裕的家庭在自己的亭子上赏月,并安排食物或家宴让子女团聚。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依旧。很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栽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
吃月饼
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日满,中秋月饼甜又香”。月饼最初是用来祭祀月神的。“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的《梁璐梦》中。在那个时候,它只是一种像凌华蛋糕一样的蛋糕形状的食物。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月饼象征着家人团聚。
月饼最初是在家里制作的,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了月饼的做法。到了现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馅料精美,外观精美。月饼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用圆月示人团圆,用圆月饼示人永生,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祈求丰收幸福,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心愿。月饼也被用来作为礼物送亲戚朋友和联系感情。
其他中秋节习俗
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也是五花八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人们在中秋节要穿过南浦大桥才能活得更久。在建宁,中秋之夜挂灯笼是向月宫要孩子的吉兆。上杭县的人们庆祝中秋节,他们的大多数孩子在拜月时都会被邀请去看望他们的父母。龙岩人吃月饼时,父母会在中间挖出直径两三寸的圆饼给长辈吃,意思是不能把秘密告诉晚辈。这种习俗源于传说月饼含有反元杀的信息。在金门过中秋节之前,拜月应该去祭拜上帝。
广东潮汕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主要是针对妇女和儿童。俗话说“男不满月,女不祭灶”。晚上,明月升起时,妇女们在院子里和阳台上立起一个箱子祈祷。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摆满了上好的水果和糕点作为祭品。当地还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潮汕有句俗话:“河对嘴,芋头吃。”八月,是芋头的收获季节,农民习惯用芋头祭祖。这当然和农耕有关,但民间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南宋,建立元朝,残暴统治汉人。玛法保卫潮洲对抗元朝。城破之后,百姓被屠杀。后人为了不忘记胡人统治的苦难,就把芋头作为与“胡头”谐音,而且看起来像人头,以此祭奠祖先,代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节晚上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流行。塔的高度从1-3米不等,多为碎瓦砌成。大塔也是用砖砌成,约占塔高的1/4,再用瓦片叠起来,顶部留一个塔口,供燃料输送。在中秋之夜,它会被点燃燃烧。燃料是木头、竹子、谷壳等。火旺的时候会浇上松香粉助威,非常壮观。
中秋期间江南的民俗也是五花八门。南京人中秋节爱吃月饼,一定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应该是桂香的时候上市,肥而不腻,好吃。喝完之后一定要吃一小块糖芋头,浇上肉桂浆。美不言而喻。“桂浆”因屈原《楚辞·少诫》和《助北闭关饮桂浆》而得名。肉桂果肉是一种桂花,在中秋节前后采摘,用糖和酸梅腌制。江南女子善于把诗词歌赋变成餐桌上的佳肴。南京人和家人一起赏月,叫“庆团圆”,团坐喝酒叫“满月”,赶集旅游叫“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和戏月桥。清代狮子山下建有观月楼,都是供人赏月的,玩玩月桥的人最多。当明月高挂时,人们一起去月亮塔玩月亮桥,以看玉兔为乐。“戏月桥”位于秦淮河夫子庙,名妓马湘兰的豪宅旁边。这天晚上,文人聚集在桥上吹笛子,唱歌,追忆牛渚把玩月亮,给月亮写诗,所以叫把玩月桥。
在江苏省巫溪县,中秋之夜要烧香。香桶四周有纱帛,画的是月宫里的风景。还有用线香织成的香烛,上面插着纸魁星和彩旗。上海人中秋宴配桂花蜂蜜酒。
在江西省吉安县的中秋节晚上,每个村庄都用稻草烧瓦罐。瓦罐红了以后,把醋放进去。这个时候,整个村子都会飘着一股香味。忻城县中秋节期间,从8月11日晚上一直到8月17日都要挂草灯。
安徽省婺源县,孩子们在中秋节期间用砖块建造一座空心宝塔。塔上挂着窗帘、匾额等装饰品,塔前摆着一张桌子,陈列着各种器皿,以供奉“塔神”。晚上,里里外外都点着灯和蜡烛。鸡西中秋节的孩子们玩中秋鞭炮。中秋炮是用稻草扎成辫子,浸湿后捡起来砸石头,发出巨响,有游龙的习俗。火龙是用草做成的龙,里面插着香。当你参观龙的时候,有锣鼓队,他们在被送到河边之前在村庄里巡回演出。
在四川省,除了在中秋节吃月饼,人们还吃蛋糕、鸭子、芝麻饼和蜂蜜饼。在一些地方,橙色的灯笼也被点燃并挂在门口以示庆祝。还有小孩子在柚子上上香,沿街跳舞,叫做“舞动流星球”。嘉定县中秋祭土地神,表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观音会”。
在北方,山东庆云县的农民在8月15日祭祀土地谷神,称为“少年苗社”。诸城、临沂、即墨等地除了月亮还要祭奠祖先。冠县、莱阳、广饶、邮城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房客。即墨中秋节吃一种节日食品,叫做“麦箭”。山西六安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称月饼为团圆饼,中秋之夜守夜是习俗。
河北万全县将中秋节称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邢俊和关帝夜读春秋的图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的雨是苦雨。如果中秋节下雨,当地人认为蔬菜一定很难吃。
陕西省西乡县的中秋之夜,男人划船爬崖,女人摆好酒席。无论贫富,都要吃西瓜。中秋节有鼓手沿门吹鼓要钱。在洛川县,家长带领学生给老公带礼物,午餐比学校聚餐还多。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节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之外,还有香港的舞龙、安徽的打桩塔、广州的中秋节、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的赏月、戴的、苗的跳月、董的偷月菜、高山族的抱舞。
端午节的习俗
在中国,端午节是以盛大的方式庆祝的,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它。常见活动如下: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我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其实“龙舟赛”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和玩赛跑游戏是仪式中娱乐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娱乐的节目。
后来,各地的人们除了纪念屈原,还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含义。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称为“益智饺子”。据周人所写的《岳阳风土志》记载:“习惯用树叶把小米包起来,煮熟,煮透。五月五日到夏季至日,一个是粽子,一个是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有一种“蜜饯粽子”,就是把水果放进粽子里。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老百姓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除瘟疫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内头的。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可爱。
菖蒲: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扫庭,眉心放菖蒲、艾条,挂在堂上。菖蒲、艾叶、刘桦、大蒜、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美丽芬芳,妇女们竞相佩戴以驱邪。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草入药,艾草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
菖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子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滞、杀虫、杀菌的良药。
可见古人插艾叶、菖蒲是有一定防病效果的。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这一天,人们扫院,挂艾叶,挂菖蒲,洒雄黄酒,饮雄黄酒,搅浊,除腐,杀菌,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