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简介
2日光性皮炎概述,又称晒伤。它是由于UVB在阳光下过度照射后,人体局部皮肤发生光毒性反应而引起的。
诊断可以基于日光暴露史、暴露皮肤上的发红或水疱、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有意识的烧灼感和刺痛感。
4处理措施1。局部治疗
(1)外用2.5%吲哚美辛溶液(纯乙烯醇、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比例为19: 19: 12)。
(2)水泡、渗出物较多时可用2% ~ 4%硼酸溶液;用牛奶(牛奶与水50∶5)或生理盐水(一茶匙盐溶于500 ~ 600毫升水中)湿敷,每次15 ~ 20分钟,每日2 ~ 3次,至水干为止。大多数水泡不需要治疗。
2.系统疗法
(1)抗组胺药:用于晒伤发痒。赛庚啶2mg口服,一日三次;扑尔敏4 ~ 8 mg口服,一日三次;西司明10mg口服,每日一次。
(2)镇痛药:阿司匹林1g口服,一日三次;扑热息痛0.25~0.5g口服,每日3 ~ 4次。
(3)类固醇激素:对于重度晒伤,可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次,连服2 ~ 3天,但应在晒伤后36小时以内敷用,可缓解红肿热痛。
3.中医治疗?中医称日晒为晒伤。治疗原则是凉血清热,除湿祛风。该方可用梁雪消风散加减。
5病因阳光多由可见光组成,其光谱范围约为390 ~ 770nm。除了它的视网膜能力,它还具有一些生物活性。770 nm以上是红外线,是隐形热线,能让皮肤变红。39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引起这种疾病的是290 ~ 320 nm的UVB。引起这种疾病的是290 ~ 320 nm的UVB。皮肤反应的程度因照射时间、范围、环境因素和肤色而异。高温会增加身体对紫外线的敏感度。这种病的发病也与个人易感性有关。多见于春季和初夏。高原居民、雪地探险或地表作恶者疾病较多。
病理变化显示表皮中有个别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直至大面积融合坏死。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当皮肤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在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现皮疹。根据皮肤反应的严重程度,分为一度晒伤和二度晒伤。
一度晒伤表现为日晒后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界限清楚,24-36小时为高峰。
二度晒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继而出现水疱甚至大疱,疱壁紧密,有淡黄色疱液。自觉症状包括烧灼感或瘙痒。水疱破裂后,它会出现浑浊的表面,很快变干并结痂,留下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日晒后第二天病情达到高峰,可伴有发热、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一周就能恢复。
本病的鉴别诊断应与接触性皮炎和烟酸缺乏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物质接触史,与日晒无关。任何季节均可发生,皮疹发生在接触部位,是自觉的。烟酸缺乏:除日晒外,在非暴露部位还出现皮疹,常伴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
9防止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而使皮肤产生黑色素以增强皮肤对阳光的敏感性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外出时做好预防措施,如打伞、戴草帽和手套。有些防晒剂也可以外用:如反光防晒霜、15%氧化锌软膏;5%二氧化钛乳液;5%对氨基苯甲酸乳剂或酊剂;10%莎露软膏等。可以在暴露前15分钟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
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成药姜黄消痤搽剂。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热瘀阻所致的痤疮(粉刺)和油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用法用量:外用。用棉签蘸取本品,涂于患处。...
小金胶囊-7粒,一天两次,用于儿童减少不良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禁忌:禁止与人参同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黑豆馏油膏本品为外用,不宜接触眼睛和粘膜,涂抹部位应避免阳光照射。2.皮肤破损、有糜烂流水或皮肤化脓者不得使用;...
更多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成药
氯霉素掌悬、呕吐等。7.过敏反应很少见。可引起各种皮疹、日光性皮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是轻度的,停药后能很快好转。...
氯霉素胶囊、呕吐等。7.过敏反应很少见。可引起各种皮疹、日光性皮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是轻度的,停药后能很快好转。...
注射用琥珀氯霉素,呕吐等。7.过敏反应很少见。可引起各种皮疹、日光性皮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是轻度的,停药后能很快好转。...
氯霉素片、呕吐等。7.过敏反应很少见。可引起各种皮疹、日光性皮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是轻度的,停药后能很快好转。...
注射用氯霉素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