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中药有哪些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煎药器具
最好用砂锅或未损坏的搪瓷器皿,不要用铁铝制品。
■用水量和水量
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均可。加水量大于1 ~ 2cm;慢性病患者和儿童可以少用水。
■温度
一般用急火(猛火)煮,再用文火(文火)煨。有的干脆用急火或文火煎,要遵医嘱。
■时间和频率
一般以第一次煎沸后半小时为宜,第二次煎的水量和时间为第一次煎的一半。实验表明,两次煎服比一次长煎的有效成分多。因为药物煮沸后,溶剂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药物内部,一部分在药物外部,形成两种不同的浓度。当药物内部有效成分浓度大于外部时,可以继续向外释放,当浓度相等时,不会向外释放。所以要换水再煎,才能让有效成分继续向外释放。因此,中药汤剂一般宜煎两次。
■具体方法
将药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后煎制。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植物细胞慢慢膨胀破裂,蛋白质和淀粉会逐渐溶于水,不会阻碍有效成分的释放,所以药效更高。如果用开水煎药,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淀粉会凝结,这样细胞就不容易破裂。即使有,有效成分也会残留在凝固体中,不容易释放出来,药效也不能充分发挥。煎药时要避免药液溢出或过度干燥,不要反复开盖,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根据药物疗效和毒性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煎药方法。比如解表清热的药,要用急火短时间煎服,否则会降低疗效,改变药性;肉苁蓉、地黄等味浓的滋补品,宜用文火久煎,使药物中更多的有效成分释放出来。有些有毒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也要用文火久煎,以减毒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