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有毒吗?五加皮的药用价值

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在中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很多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中。因为刺五加有很好的除湿效果,而且南方天气普遍潮湿,所以刺五加的应用还是比较重要的。那么,五加皮一般有哪些功效呢?

五加皮。

别名五加皮、南五加皮、五加皮、红五加皮。

英文名为AcanthopanacisCortex。

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

植物形态的落叶灌木,高2 ~ 3米。叶柄基部的分枝无刺或单生平刺。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丛生,有5个小叶,最大的一个在中央,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两侧无毛或沿叶脉有稀疏刚毛,下面腋部有浅棕色毛。伞形花序腋生或单生于短枝上;花小,花萼全缘或5具小齿;花瓣5,黄绿色;雄蕊5枚;子房下位,2 ~ 3室,2 ~ 3花柱,分开。核果浆果状,近球形,黑色。种子2,平,小。花期4-7月,结果期9-6543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丘陵、河流等潮湿的地方;有修养。分布在湖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夏秋季节采集和加工根,清洗、去皮、干燥。

药材特征根皮呈不规则鼓状,长5 ~ 15cm,直径0.4 ~ 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微弯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皮孔;内表面为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条纹。质轻,易碎,易断,断面不规则,灰色。气微香,味微辣苦。

味道温、辛、苦。肝经和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滋补肝肾,强筋骨。属于祛风除湿、强筋骨的药物。

临床应用剂量4.5 ~ 9g,煎服,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筋骨无力、小儿行滞、虚弱、水肿、脚气。

药理研究有抗炎、抗应激、抗辐射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促进动物肾上腺皮质。对离体肠肌或离体子宫有类似的兴奋作用,可轻度增加肠肌或子宫的张力,增加收缩幅度。对S180实体瘤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提高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药理实验表明,该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包括硬脂酸、芝麻素、β-谷甾醇、紫丁香苷、β-谷甾醇葡萄糖苷等。还含有挥发油、树脂、紫丁香苷、刺五加、短梗五加A、短梗五加B、短梗五加C、短梗五加D、短梗五加K2、短梗五加K3、短梗五加Bl、菜油甾醇、3-谷甾醇、3-谷甾醇葡萄糖苷、亚麻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慎用。

配伍处方

①治疗阴囊水肿:五加皮9克,头骨30克。用水煎服。(南医《中草药》)

②治疗旧伤腰痛:五加皮根30g,金荞麦根30g。将小儿排泄物浸泡7天,取出晒干研成粉末,每次6克,每日2次,用米酒送服。(江西草药)

③跌打损伤和挫伤疼痛的治疗:五加皮、紫茎泽兰叶、芋头七。* * *将鹿茸捣碎,用酒煸炒,裹在患处。(四川中药年鉴1960)

④治疗老年人腰酸脚软,小儿佝偻病:五加皮120g,鹿角霜60g,烧酒0.5g。浸泡10天,去渣,过滤,加入适量红糖,每日2 ~ 3次,适量饮用。(《食物中医与方便药方》)

⑤治疗肾虚腰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脚冷阳痿:五加皮9 ~ 15g。水煎,或者炖猪骨。(广西本草文选)

煎药小贴士

熬制中药的关键是控制加水量。水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药汤的稠度。通常煎中药需要分两次,第一次的水量要高出药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时,水量要高出药面2-3厘米。对于熬煮时间过长的有毒中药材,如20分钟以上,可以适当多加水,以每次熬煮少于半碗汤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