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是一回事吗?这药可以“一抗三”

一般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两种疾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如何应对这种形影不离的肺病“三兄弟”?基于两者同因同病的理念,研究人员找到了可以“一敌三”的最佳治疗方法。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相似,发病机制相同,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通常可服用相同或相似的药物[2]。

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黄金指南)[1]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为一种常见的可预防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伴有慢性咳嗽、咯痰、气短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连续2年每年至少咳嗽、咳痰3个月。

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弹性降低(扩张和充气)或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发病机理

从发病机制来说,三种疾病都存在气道炎症。气道炎症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后引起气道功能障碍和气道重塑,进而导致气流受限、肺实质破坏(肺实质破坏引起肺气肿)、肺功能下降等不良症状。

■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