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有什么特点?

溆浦县

溆浦县,地处湘西与湘中交界处,是一片古老而红色的沃土。勤劳勇敢的840,600溆浦人民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文明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溆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正赶上市场经济的浪潮,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阔步前进。

溆浦县群山巍峨,中部奚仲河形成的河谷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65438±06℃,无霜期280天,年降水量65438±0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矿藏丰富,是投资开发的沃土。

溆浦特产资源丰富,水果370多种,年产量35.2万多吨,特别是朱砂橙、脐橙、鸡蛋枣、酥桃、龙潭李、带柿等闻名全国,被誉为“全国水果之乡”,尤其是拥有百万亩红枣水果基地的十个乡镇,年产量达5万多吨,有“全国美誉”。此外,中药材面积4.5万亩,年产量2000吨。主要产品有金银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30多个品类,是远近闻名的“药乡”。大小河流240条,总流量2194公里,其中落水总长143公里,众多落差巨大的瀑布、溪流、急流孕育着巨大的水电资源。溆浦有金、银、铜、铁、锰、锑、硅、砂、瓷土等37种矿藏,潜在价值300多亿元。其中,清街球形瓷土是怀化“文房四宝”之一,被列为“国宝”,尤其是中国品质最高的硅砂,储量达10。

溆浦县位于雪峰山主峰北延地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凉风边界海拔1614m,西部水原出口海拔118m,高差1496m。县城周围山峦重叠,地形多山地、丘陵、河流、山谷、平原。土壤属于中亚热带红壤黄壤带。溆浦县主要成土母质为板岩页岩风化、紫砂页岩风化、花岗岩风化和石灰岩风化。

溆浦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与武陵山脉之间,东南部地势高,西北部地势低。溆浦县最大的山峰是雷坡山。

雪峰山脉

它北起岳城岭佛顶山,向北经城步、千阳、溆浦、安化四县,全长200多公里。它是弯曲的。主峰海拔1000-1500米,最高峰丁二保山海拔2021米。雪峰山西坡平缓,东坡陡峭,成为湘东西部的天然分界线和资水与水原的分水岭。

武陵山脉

雾灵山属于云贵高原吴韵山支脉的东延部分。北至东,分布于湘西北。海拔多在800-1200m。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多座,最高峰胡平山海拔2098.7米。这座山高大雄伟。山脉的北部支脉有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和胡平山等。山脉的北支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关山、张家界山、白云山等。沿澧水干流,南支从贵州省境内伸入省内,包括腊尔山、阳峰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以上三条山脉全部消失在洞庭湖平原。

溆浦境内有溪流336条,其中16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属沅水水系。干流袁河流经县境21.6公里,流域面积124.8平方公里。涟水是沅水河的支流之一。南起易慧金子山,二、三、四级,西流入沅江,其中支流全长1.785公里,流域面积3295平方公里。

元江

沅江,也被称为水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它分为两个源头:南部的龙头河,发源于贵州都匀的吴韵山;北部的崇安江,发源于贵州麻江县的山区。两个源头汇合后称为清水河,流入湖南省芷江县。向东流至黔城与武水交界处,称为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国、贵州。干流全长1033km(湖南境内568km),流域面积89163km,其中湖南境内51066km,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溆浦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理上处于雪峰山北端的安化多雨低温中心和湘西高温干旱少雨的麻阳盆地之间,是一个独特的中间地带;因此,该县气候既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相同特征,又有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光、热、水基本同季、效益好、时空变化大、四季分布不均、小气候多样、垂直差异大、气候立体明显的地方特点。

多年年平均气温16.9℃,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6.7℃至29.8℃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40.5℃。1月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6℃至7.1℃,极端最低气温-12.6℃,年均降水量1539.1mm,年均无霜期286天。

溆浦特产资源丰富,水果370多种,年产量35.2万多吨,特别是朱砂橙、脐橙、鸡蛋枣、酥桃、龙潭李、带柿等闻名全国,被誉为“全国水果之乡”,尤其是拥有百万亩红枣水果基地的十个乡镇,年产量达5万多吨,有“全国美誉”。此外,中药材面积4.5万亩,年产量2000吨。主要产品有金银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30多个品类,是远近闻名的“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