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石首鱼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石首鱼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化学成份 2.7 性味 2.8 归经 2.9 功能主治 2.10 注意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首鱼 1 拼音

shí shǒu yú

2 《*辞典》:石首鱼 2.1 出处

《食性本草》

2.2 拼音名

Shí Shǒu Yú

2.3 石首鱼的别名

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2.4 来源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2.5 原形态

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黄色,下侧金黄色;背鳍及尾鳍灰黄色,胸鳍、腹鳍及臀鳍为黄色。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

②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

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化学成份

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O.01,O.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O.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2.7 性味

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2.8 归经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2.9 功能主治

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②《开宝本草》:"和莼菜作羹,开胃益气。"

③《随息居饮食谱》:"填精。"

2.10 注意

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石首鱼脑汤

1钱,荆芥5分,细辛5分,人参5分,桔梗2钱,石首鱼脑骨5钱(煅存性,为末)。主治:肺气虚寒,鼻流...

聤耳散

ngěrsǎn《疡科遗编》卷下:聤耳散:处方:石首鱼枕骨2两(炙),胭脂1钱(炙),冰片3钱。制法...

珠珀救苦散

sǎn《天花精言》卷六:方名:珠珀救苦散组成:石首鱼枕骨1钱(未经盐渍,鲜黄花鱼脑内白石2块,置水...

通淋琥珀丸

组成:琥珀3钱,鳖甲5钱,滑石8钱,黄连8钱,石首鱼脑骨3对(煅),牛膝8两(熬膏)。主治:砂石淋...

温肺止流丹

hǐliúdān处方:诃子3克甘草3克桔梗9克石首鱼脑骨15克(煅过存性,为末)荆芥1.5克细辛1...

更多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胃太平胶囊

次。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注:鱼鳔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

更多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石首鱼 《疡医大全》:[卷十二颧脸部]鼻渊门主论

辛各五分,诃子、甘草各一钱,桔梗三钱,水煎,调石首鱼脑骨五钱,末服,一剂即止。(此方气味温和,自能...

《慈幼新书》:[卷二杂症]鼻

草(各一钱)荆芥细辛人参(各五分)桔梗(二钱)石首鱼脑骨(五钱,存性)为末,将上件煎好,去渣,入末...

《普济方》:[卷二百十四小便淋秘门]总论

毛。烧取半钱。水服。瘥。一方用尾烧灰服。又方取石首鱼脑中枕骨。烧为末。饮下。水服亦可。治小便不利。...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诸淋方三十五首

一两炙)贝子(五合烧)通草(二两)茅根(三斤)石首鱼头石(四两)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普济方》:[卷二百十五小便淋秘门]沙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