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呼玛县有谁知道?

呼玛,原名古展。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立的车站之一。1912年(民国元年)成立呼玛行政公署(驻地金山镇),1914年改为呼玛县,1916年(民国五年)由金山镇迁至古站,故称呼玛。

根据1976,考古学家在18个站发掘出的1000多件石器,证明了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到公元1682年,清政府派宁古塔副司令萨布里·甘率领1500将士在呼玛修建木城,作为抵御沙俄入侵的前哨。此后,呼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加快。到清光绪15 (1889)年,派出一支队伍,带领专门治理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族。光绪三十二年(1906),呼玛设牌15。光绪三十四年,为加强采金管理,防止沙俄入侵掠夺,设立黑河地区呼玛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在呼玛金山镇建行署,改呼玛县,行政区域远至漠河、奥普。4月1917呼玛县府由金山镇迁至古站,漠河升为C级县。4月1929日,欧普晋升为D级县。1934 65438+10月,日寇进入呼玛县,县城实行参赞制,基层政权实行保甲制。伪康德九年(1942),改为村制。1945 8月8日3时,苏联红军解放呼玛县。8月1946,13成立呼玛县人民政府,为黑河地区领导。1947漠河和欧普是呼玛县的两个行政区。65438年至0955年,国家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大规模开发,先后在县内建了四个国有林业局。1967年4月15日,呼玛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县政府。1969呼玛县划归大兴安岭地区领导。1980年9月,恢复呼玛县人民政府名称。1981年11月,呼玛县被分为三部分,漠河县和塔河县分别建立。

呼玛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南岸。东经125 03 ' 20”至127 01 ' 30”,北纬50° 49 ' 20”至52° 53 ' 58”。东部和北部被黑龙江包围,黑龙江的主要通道是国境线。与苏联斯维尔德内、希曼诺夫斯克、泰克达隔河相望,北与漠河县接壤,西与新林、松陵区接壤,南与嫩江县、黑河市接壤。这一地区的平均海拔为300至500米。

呼玛县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2.7人,人均占地550亩。耕地占总面积的2.17%,林地占80%,草地占15.7%,水域占1.3%。6乡2镇1办事处。有10个民族居住在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和朝鲜族。

地处中高纬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热、多雨,极端最高气温38℃,平均降水量460毫米;冬季寒冷、漫长、干燥,极端最低气温为-48.2℃。年极端温差86.2℃,无霜期只有80-110天,日照2529小时,属于大兴安岭湿润地区。

呼玛县因林木茂密,遮挡阳光,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落叶松之乡”。森林面积1722亩,其中天然林地占99.95%,覆盖率70.7%,木材蓄积量7885万立方米。有落叶松、樟子松等10个树种。蒙古栎、白桦、黑桦和橡树。有黑木耳、猴头菇等名山特产,有柿子、贾格达、粗李、刺玫果等天然野生浆果,有五味子、黄芪等上百种药材。还养殖鹿、猞猁、水獭等珍稀野生动物,龙、鹅、雉鸡、树鸡等珍禽。尤其是生长在金矿毛尖上的毛口蘑,早已享誉海内外。

有煤、铁、铜、钼、磷等20多种储量可观的矿藏,尤其是黄金,占全省的45.9%,是黑龙江省重点产金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