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七情与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最早提出七情与药物配伍的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专著。作者不详。书中记载的药物共有365种,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陶弘景注释了神农本草经,补充了名医别录,编纂了《本草笔记》七卷,把药物的品种增加到730多种。孙星衍编辑修订了《神农本草经》,成为现在流行的版本。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重要药物学文献。这本书把药分为三类:上品认为是君,中品认为是臣,下品认为是佐。
七情和合的基本含义。
七情调和,中医术语。七情和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个方剂中,彼此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多种多样,有的对动物有益,有的有害。在传统的中医配伍理论中,这些反应被分为七种,因此被称为“七情和合”
对于“七情和合”,李时珍曾经精辟地概括过,那就是“一个独行的人,不需要单方面的协助;彼此需要的人,彼此离不开;信使,我的助手;害怕对方的人,受制于对方的制度;自相残杀者,亦有毒;那些邪恶的人夺走了我的能力;相反,两者并不一致。这七情都要放在一起看,用的时候一定要对彼此好,而不是对彼此对立的人好。
如果有毒,可以用来自相残杀,但不适合。“其实以上七情,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协调和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