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蜜蜂烂籽病

囊性幼虫病是由一种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这种病毒传染性很强,主要危害大型幼虫或蛹,往往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主要症状如下:发病初期,幼虫前端下垂,头前三分之一变透明,身体后部明显分节。后期幼虫头部离开巢壁,头部上翘,形似龙舟。所以也叫蜂钩幼虫病。体内充满乳白色液体,用镊子夹出来呈囊状。目前没有治疗囊状幼虫病的特效药,只能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春秋繁殖期,活框养殖的蜂场要在蜂脾两侧放置草柄,在辅罩上方覆盖草帘,达到取暖、保暖的效果;适当撤脾,使蜂高于脾。一般是1-3帧的蜜蜂从1帧开始繁殖,3-5帧的蜜蜂从2帧开始繁殖。适当的补充喂养,保证充足的饲料。

2.王昌娥断在或你断在。换王破婴就是把蜂王从病群中去掉,换成成熟的蜂王台。王友端仔控制蜂王产卵,将蜂王囚禁在王笼中7-10天,然后将蜂王解毒或处理后放生继续繁殖。

3.清理病脾,及时消毒。对感染人群的蜂箱、蜂具、脾脏及现场进行消毒。用石灰水清洗蜂箱和蜜蜂工具,用苏打水喷洒。

4.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蜜蜂进行人工繁育。尽快在田间用无病蜂人工繁育蜂王,在抗病能力差的蜜蜂中用新蜂王替换蜂王。

5.药物治疗。通常以中草药治疗为主,辅以抗菌药物,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中药:贯众30克,金银花30克;虎尾草20克,紫草15克,甘草15克,马兜铃10克;五加皮30克、金银花20克、桂枝10克、甘草6克;板蓝根15克,穿心莲15克,贯众15克。以上任一种加水1000毫升,煎煮浓缩至250毫升,去渣,加白糖或蜂蜜80两,连续喂蜜蜂10 ~ 15格,3 ~ 5天为一疗程。抗菌药物:用菌毒快克或百菌杀脾,或与糖浆混合喂病群。

欧洲幼虫腐败是一种由蜜蜂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典型症状是2-3日龄幼虫死亡。早期死亡幼虫的外观呈苍白色,随后变黄,尸骸无粘性。检查窝脾时,可以看到空房和幼房交替成花脾,严重空房多于幼房。蜂群感染欧洲幼虫腐败病后,经常发生囊状幼虫病。

由于欧洲幼虫酸败多发生在春季,主要外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大、饲养保温不当等。如果外部蜜源条件好或及时饲喂、加强保温,即使出现少量病虫害,也可不经处理而治愈。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如菌毒快克或白菌沙进行对症治疗。另外,要注意在蜂群中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并在水中放少量的盐,防止工蜂收集不干净的污水回巢。

蜡螟病俗称窝虫,是主要的敌人,常造成蜜蜂逃逸或大量蛹死亡。在防治中,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注意清理蜂场日常运行中的各种废巢、废脾,妥善保管,及时清蜡。除了用升华硫杀死巢脾内的幼虫外,还可用90%冰醋酸蒸汽杀死。

2、及时清除蜂箱内的蜡屑,尤其是蜂箱的缝隙,并应仔细清理。必要的话可以用喷灯烧烤。

3.把生石灰放在蜂巢底部的墙角缝隙处,既能控制蚂蚁,又能控制巢虫。

4、强化群体势,抽取多余的蜂脾,始终保持蜂脾相称和适当密集的群体势。

5、及时造窝造新脾,消灭蜡螟产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