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痔疮有用吗?痔疮艾灸在哪里?
1艾灸对痔疮有用吗中医认为,痔疮多因久坐、久站、重负荷旅行或饮食失调、吃辛辣甜食、长期腹泻、劳累,导致肛肠气血失调,脉络瘀阻,湿热泻下肛门所致。
利用艾灸疗法,可以保证气血的畅通,激发人体的“阳”,温暖全身组织,对痔疮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艾灸痔疮:取坐位。可以摸到骨盆后髂嵴最高点到骶下角两侧的一个高骨突。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像起初是第二骶椎棘突,髂上棘与它之间的凹陷处为点。
惠阳:在骶骨,此穴位于尾骨下0.5寸的凹陷处。
长强:会阴部,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凹陷。
成山:小腿后侧中间,小腿伸直或脚跟在上身,腓肠肌出现人字纹,人字纹下触到的凹陷处为穴位。
两白:在前臂前区,腕掌远侧横纹上方4寸处,桡侧屈肌腱两侧,左右各2点。
巨缺:小腿外侧,小腿鼻下9寸,小腿鼻与揭西连线上。
舒天:在腹部,水平脐中,距前正中线2寸。
大肠俞: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侧开1.5寸。
长强:会阴部,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关元舒: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
血海:在股骨前部区域,将左手手掌对准右髌骨中心,手掌平躺在膝盖上,拇指与其他四指成45度左右的角度,拇指尖所指的点为穴位。
齐海舒:仰卧位,先取关元,在关元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按压有酸胀感的穴位。
3湿热下痔艾灸部位主要症状:胀痛,大便带血,血色浑浊,排便不畅,有时有东西出来,大便急,重而嗜睡,核痔发红,舌苔黄腻,脉滑。
艾灸穴位:分穴,惠阳、长强、成山、二百;肛门肿痛加秩边,飞天;便秘加巨虚,舒天,大肠舒。
4气血两虚型痔疮艾灸部位主要症状为:痔核突出,肛门肿胀,大便有突出物,需用手回,懒得说话,便血淡晕,舌淡白有苔,脉弱。
艾灸穴位:长强穴、关元俞、排便后多加气血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