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活血化瘀效果最好?
1川芎活血行气。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经。
川芎不仅能活血化瘀,还能行气止痛。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具有调血通络的作用。用于治疗骨伤科各种急慢性损伤,如瘀血、气滞等。对于血瘀患者,可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增强活血化瘀功能。
用法用量:川芎3-9克,水煎服,或制成丸剂、散剂各适量外用。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多汗、实热、出血不瘀及孕妇慎用。
2枫香脂活血止痛枫香脂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脾经。
凤翔制辛星三能,活血化瘀,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瘀血疼痛。其功效类似于乳香和没药。用于治疗所有跌倒、受伤、肌腱和骨折。此外,本品还能活血、舒筋、除痹止痛,常配伍用于治疗因寒湿痹阻经络肌肉所致的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用量:枫香1.3-3g,宜丸宜散,宜外用。
注意:孕妇不宜使用。
3姜黄祛瘀。姜黄味辛、苦、温,归肝脾。
姜黄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外用药。与栀子、白芷等药配伍,寒温两用。能散瘀、凉血、止血,用于治疗早期局部瘀热、局部肿痛的患者。本品具有祛风寒湿、行气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风寒湿引起的肩臂疼痛。
用法用量:姜黄3-9克水煎,适量外敷。
注意:血虚者及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禁用。
4除臭,祛瘀,止血,除臭,辛温,入肝脾经。
本品能祛瘀止血,适用于各种瘀血出血。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内外出血。治疗刀伤出血,可研成粉末外敷,或与五倍子一起研成粉末止血外敷。
用法用量:降香9-1.5g煎服,宜后用;研磨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磨,外敷。
注意:血热者禁用阴虚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