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型名词解释
剂型是指根据病情和药物的特性,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剂。
药物制剂形态学。也指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处方的要求而制成的药物。适宜的剂型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储存和运输。同一种药物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制成不同的剂型。比如尼莫地平有片剂和注射剂。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使用特点,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剂型,有时也有不同的作用。
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治其酒”的记载,《针灸学经典甲、乙序》中说“汤始于夷阴”,这表明商代已出现酒和煎剂。战国晚期的《内经》中有关于汤醪的专著,记载了汤、丸、散、膏、丹、酒六种剂型的制备、用法和主治。
中药剂型的种类:
传统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丸剂、药酒、糖浆剂、浸膏剂、锭剂、露剂、胶剂、茶剂、钉剂、棒剂、栓剂、酵母、膏剂、饼剂、搽剂、油、线、条、熨剂、炙剂、烟剂、药香等。
中药材种类繁多,性质差异很大,相互作用复杂,剂型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中药药性理论进行组方,根据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采用合理的工艺,制备出优良的制剂。目前一些剂型及其制造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继承传统剂型经验、吸收先进剂型优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发优质高效的新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