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叶简介
2《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2.1拼音名Kǔ Zhú Yè。
2.2来源于苦竹属禾本科植物苦竹,叶嫩入药。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嫩叶采摘晒干。
2.3性味甘、淡、寒。
2.4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止渴利尿。用于发热,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黄。
2.5苦竹叶的用法用量1 ~ 4钱。
2.6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中华本草》:苦竹叶3.1出自《本草经注》。
本草经典:竹、竹、狭叶竹。这个经典不含邦土,但在今天却无处不在。竹子有很多种,但吃药的人只有三种,所以很多人不可能不一样。有白的,紫的苦竹,也有两种:一种是江西的,福建中部的,特别粗,竹笋特别苦,你吐不出来。一种肉厚叶长阔的竹笋,味微苦,是最贵的食物,不入药。
3.2拼音姓名Kǔ Zhú Yè
3.3英文名Bitter Bamboo Leaf,苦竹叶
3.4来源:禾本科植物毛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和动物矿物名称:苦竹
采收与贮藏:夏秋季采摘,很少使用或晒干。
3.5苦竹的原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电杆直立,高35m,1.52cm厚6mm。幼茎淡绿色带白色粉末,老茎呈绿色、黄色,有灰白色色粉斑点;杆呈散生或丛生,圆柱形,杆环非常凸起;每节有37条分枝,但每条分枝一侧节间下部略平于1/4,鞘环中有1圈棕色鞘基部残基。鞘厚革质,绿色,无或有微小紫点,有褐色或白色的小刚毛,基部与杆部连接处致密,内表面光滑有光泽,边缘致密。褶皱的耳朵很小,深褐色,带有直立的棕色?头发;舌扁平,长12mm,边缘纤毛密集;叶舌叶纤细披针形,幼时绿色,多脉,没有明显的中脉;叶鞘无毛,有横脉;舌质硬而平,长0.52mm:叶呈针状,长820cm,宽528cm,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有微毛,基部尤甚;叶柄长27毫米。花枝基部有淡色叶,花序与小穗柄稍平,常呈波浪状,曲折。小穗绿色,812,小花长46厘米,绿色或淡紫色,小穗与杯顶纤毛之间长45毫米。颖片35,在边缘有锐尖和纤毛;外稃近革质,具横脉和粗糙边缘。内稃背面两脊之间有凹槽。背面的浆片3,1比正面的长2。雄蕊3,有纤细的花丝彼此分开,花药黄,药隔不突出;花柱1,柱头3,羽状。颖果是长方形的。花期为4月。
3.6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阳坡或平原,多为栽培地。
资源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性状鉴定干叶多呈细长卷状。展开后叶片呈针状,长612cm,宽1015 mm,先端尖,基部圆形,叶柄长610mm,顶部灰绿色光滑,底部粗糙多毛,主脉粗,两侧有816脉。刀刃的一边有细锯齿。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
3.8性味苦;寒冷
3.9回归内心;肝经
3.10功能主要用于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发热多饮;失眠;小便短而红;口疮;眼睛痛;失音;烧伤。
3.11苦竹叶用法用量口服:煎服,612g。外用:取适量,烧、研、敷。
3.12各种博览会1。名医实录:治口疮、眼痛、明目、益九窍。
2.《食疗本草》:主疮、热目、哑。
3.《日华子本草》:治失眠,止渴,解酒,清热发汗,治中风失音。
4.本草纲目:杀虫剂。
5.《本草分类》:治烦热,解毒,解小儿潮热,烧(末敷)汤火伤。
3.13摘自《中华本草》
苦竹叶桑菊瘦竹饮处方báozhúyǐn处方:桑叶、菊花叶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克制方法:将桑叶、菊花叶、苦竹叶、白茅根混合。...
苦竹叶粥拼音:kǔ zhú yǔ zhǔ u处方:苦竹叶2把,小米2把。主治:风邪、心烦、惊风所致癫痫。用法用量:首先...
决明子水煎剂黄连(去须)3分,防风(去叉)3分,升麻3分,竹叶3分,甘草(炒,锉)半两,菊花半两,阿莎丽(去苗)...
大青煎: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栀子仁1两、黄柏(蜜去皮)半两。...
栀子仁汤0 g车前草叶秦皮各38 g石膏60 g(碎如豆)苦竹叶15 g细辛15 g红蜜30克制方法:上九味,爱醉。...
苦竹叶的方子用的比较多。
中成药上海苦竹蛇片还可用于五步蛇、眼镜蛇、银环蛇、蝮蛇、龟甲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用法用量:首次口服10片,然后。...
得到复方西陵解毒丸。说明:本品为棕色蜜丸;气微香,味微甜微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参茸追风酒,那是。说明:本品为棕色澄清液体;它芳香、辛辣、微苦。鉴别:取本品10ml,置蒸发器中,加入残渣。...
祁门蛇片本品为浅棕色片剂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为浅棕色。它尝起来又苦又涩。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维。...
鸬鹚涎丸百日咳(即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邓鑫、竹叶煎服。制备方法:* *为细粉,加入鸬鹚涎3和蜂蜜为丸。...
用苦竹叶的中成药比较多。
古书《证本草》苦竹叶:【卷十三】竹叶微寒。主呕吐,温气,寒热,吐血,崩筋溢。苦竹叶、引流可治口疮、眼痛、明目、益九窍。竹笋(树本竹)...
证本草:【卷二】序:石霞(温,微寒)、百合(平)、竹叶(重寒)、野草(温)苦竹叶(重寒)臣玉玺等人愿按唐本:细辛(温)“药对”...
《普济方》:【卷一三八伤寒门】伤寒口疮(附)各一两)黄柏(五分)玄参(三分)玫瑰花根(二两)苦竹叶(一两)地黄汁蜂蜜(各一升半)上细档。三大用水者...
普济方:【卷72目门】栀子带肝固目、黄芩、升麻、决明子(各三两)芒硝(各三两)苦竹叶(忌千生虎汤治肝固热)。眼睛又红又干。千户(去除芦苇头)...
圣布施小结:【卷130】眼睛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