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煎汤效果最好?
1,汤剂怎么煎?
(1)设备
砂锅、搪瓷、不锈钢等适合煎药的容器,严禁铁器。
(2)准备工作
中药要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再煎。一般浸泡药面后煎煮用水量为1 ~ 3cm。大剂量、泡沫疏松、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3)煎煮量
儿童每剂50~100 ml。成人剂量为150 ~ 200ml。
(4)煎煮时间
抗外感药:第一次煎药时间:10 ~ 2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间:10 ~ 15分钟。
滋补药:第一次煎煮时间:30 ~ 35分钟。二炒时间:20 ~ 25分钟。
一般药物:第一次煎药时间:20 ~ 25分钟。第二次煎煮时间:15 ~ 20分钟。
(5)煎药时加水的方法。
传统加水方法:将中药放入砂锅中,用手摊开,然后加水至高出药面3 ~ 4 cm(小指高度)。这种方法最简单方便,但精度稍差。
加水的计量方法:即在量杯或量筒中加水,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及其初煎、二煎加入不同量的水。根据上海中药材公司的规定,各种药材煎煮的加水量为:第一次煎煮700-900毫升,第二次煎煮400-450毫升;一般药物(通常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药),第一次煎500-700毫升,第二次煎300-350毫升;解表治寒药,第一次煎服400-600毫升,第二次煎服280-300毫升。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加水方法更准确,但如果药量大,加水量就少。
重量加水法:即根据药物的总重量,确定加水的量。称取所配中药的1膏药(用量),按1克中药加10毫升水的原则,将计算出的总水量的65%加入第一次煎药,剩余35%留作第二次煎药。比如滋补调理药,人参杨蓉汤,总重1.50g,加的水应该是1.500ml,第一次煎的水应该是975ml,第二次煎的水应该是525ml加35%的水。这种方法加水准确,特别是对于药品种类多、用量大的中成药。这种方法虽然比上面两种方法麻烦,但是比较准确。
2、中药熏蒸的作用
1,中药熏蒸有调节神经经络的作用。其解热作用能使不协调的器官功能得到有益的调整,使人放松,肌肉放松,改善睡眠,使身心舒适,从生理到心理趋于和谐平衡。同时,选用名贵中药熏蒸,还能达到养血益气、安神定志的目的。
2.发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局部熏蒸可以集中止痛,快速缓解肌肉酸痛和疲劳,防止水分大量流失。
3.中药熏蒸时,热能因子和雾化中药离子被皮肤表层吸收,透过角质层,由真皮层输送,进入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能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管弹性,预防疾病,改善面部肤色,缓解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疲劳和头晕。
4.它具有止痛的作用。比如中草药如红花、当归、丹参等。选择熏蒸,可用于感受神经,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加快疼痛部位代谢废物的清除,从而缓解各种寒湿疼痛、肿胀、关节挛缩如肩颈痛、腰痛、关节痛、痛经等。
5.熏蒸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在直接接触的皮肤部位产生药效,具有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消肿等作用。,增强皮肤抵抗力,有效防治皮肤毛囊炎和毛孔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