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顾迟丸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文献3概述4补肾顾迟丸药典标准4.1名称4.2处方4.3制备方法4.4性状4.5鉴别4.6检查4.7含量测定4.7.65439.000000000005 +0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4.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4.7.4测定方法4.8功能与主治4.9用法与用量 5.3剂型5.4性状5.5补肾顾迟丸的主要成分5.6功能主治5.7补肾顾迟丸的用法用量5.8注意事项5.9补肾顾迟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5.10备注6参考文献附件:古籍中的补肾顾迟丸*其他版本的补肾顾迟丸相关药品说明书1拼音bǔshèngǖchǐwán

2英文参考补肾顾迟丸[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补肾丸[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概述补肾顾迟丸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熟地黄、生地黄、鸡血藤、紫河车、骨碎补(盐水制)、漏芦、丹参(酒制)、五味子(酒制)、山药、郁金(醋制)、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泽泻,具有补肾健齿、活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火盛引起的牙痛、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肿胀。伴有上述综合征的慢性牙周炎。

4药典标准的补肾顾迟丸4.1称为补肾顾迟丸。

补肾顾迟丸

4.2处方熟地黄、生地黄、鸡血藤、紫河车、盐骨碎补、漏芦、酒丹参、酒五味子、山药、醋郁金、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盐泽泻、肉桂。

4.3准备上述十八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再取47g盐,溶于适量水中,过滤。取上述细粉,用盐水制粒,干燥,包薄膜衣。

4.4性状本品为薄膜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呈棕色;味道咸,微苦,辛辣。

4.5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深棕色,细胞多皱缩,含褐色细胞核(地黄)。种皮表皮石细胞呈黄褐色,表面多角形,壁厚,有细孔和沟槽,细胞腔内含有暗褐色物质(五味子)。纤维成束或散在,壁厚,表面有纵裂,两端断成扫帚状或相对扁平的节段(烤黄芪)。花粉粒圆形,直径24 ~ 34微米,外壁有刺,长3 ~ 5微米,有3个萌发孔(野菊花)。种皮石细胞表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壁厚,波状弯曲,层理清晰(枸杞)。

(2)取本品10g,粉碎,加氯仿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用40ml水提取,弃去水溶液,蒸干氯仿溶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五味子65438±0g作为对照药材,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取供试品溶液8μl、对照药材溶液4 μ l、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nm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9: 1: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供试品色谱中,在阳光下,在与丹参酮ⅱA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图和五味子醇甲对照品色谱图相对应的位置,在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和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20克,研磨,加甲醇50毫升,超声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中干燥,残渣加1毫升乙酸乙酯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此外,取0.5g漏芦作为对照药材,以相同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六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8μl,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10: 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20克,粉碎,加甲醇50毫升,加热回流65438±0小时,过滤,蒸发滤液,残渣加65438±05毫升水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毫升,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30毫升,再用正丁醇饱和水洗涤2次,每次30毫升。加入3g中性氧化铝(100 ~ 120目),搅拌均匀,蒸干,加入中性氧化铝柱(100 ~ 120目,2g,内径10 ~ 15 mm),用40。另取黄芪65438±0g,加入甲醇30ml,以同样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分别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3 μ l、对照药材溶液3μl点于同一张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水(13: 7: 2) 10℃。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20g,粉碎,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65438±0小时,过滤,蒸发滤液,残渣加25%硫酸溶液30ml使其溶解,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摇匀,用乙醚萃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萃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对照药材牛膝(1g)按同样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4: 1: 0.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以60。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检查应符合丸剂(药典2010版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4.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4.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纳米。理论塔板数以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4.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4.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磨,过4号筛,取约2g,准确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50ml 50%甲醇,称定,加热回流3h,放冷,再次称定,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连续滤液。

4.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65,438+00μ 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每65438±0g本品含丹参,以丹酚酸B(C36H30H16)计,不得少于65438±0.5mg

4.8功能与主治:补肾健齿,活血解毒。可用于治疗肾虚火盛引起的牙痛、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肿胀。伴有上述综合征的慢性牙周炎。

4.9口服用法用量。4g一次,一天两次。

4.10规格每30粒重1g。

4.11储存密闭。

4.1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5补肾顾迟丸药品说明5.1药品名称补肾顾迟丸

5.2药品汉语拼音为补肾顾迟丸

5.3该剂型每30粒重65438±0g。

5.4性状补肾顾迟丸为薄膜水丸,除去包衣后呈棕色;味道咸,微苦,辛辣。

5.5补肾顾迟丸的主要成分为熟地黄、生地黄、鸡血藤、紫河车、骨碎补(盐水炙)、漏芦、丹参(酒炙)、五味子(酒炙)、山药、郁金(醋炙)、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泽泻(

5.6补肾顾迟丸的作用主要是补肾健齿,活血解毒。可用于治疗肾虚火盛引起的牙痛、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肿胀。伴有上述综合征的慢性牙周炎。

5.7补肾顾迟丸的用法用量。4g一次,一天两次。

5.8注意事项1。避免吸烟、饮酒和辛辣油腻的食物。不要吃硬的食物。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孕妇、老年人和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服药时最好配合口腔科治疗。

5.服药7天,症状没有缓解,要去医院。

6.对补肾顾迟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补肾顾迟丸性质改变时禁用。

8.请将补肾顾迟片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9.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补肾顾迟丸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5.9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剂师。

5.10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