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简介
2英文参考羌活[朗道汉英词典]
地平线和羌活[朗道汉英词典]
切开的羌活根茎或根[湘雅医学词典]
羌活,根茎[湘雅医学词典]
中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中药术语审查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和羌活相关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基本药物序列号
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零售单位指
价格类别说明:1 1九味羌活丸,蜜丸,9g丸, 0.58中成药部分* 2 1九味羌活丸浓缩3g袋0.27中成药部分3 1九味羌活丸浓缩4.5g袋0.41中成药部分41九味羌活丸浓缩9g袋0.81中成药部分5 1九味羌活丸水丸6g袋0.6中成药部分* △ 6 1九味羌活丸2.5g袋0.27中成药部分7 1九味羌活丸水丸4.5g袋0.46中成药部分8 1九味羌活丸9g袋0.87中成药部分9 1九味羌活丸水丸18g袋1.7中成药部分10 655 3中成药部分* 13 1九味羌活颗粒5g(无糖)袋装1.4中成药部分注:
1.表中备注栏标有“*”的剂型规格为代表性产品。
2.表中备注栏带“△”的剂型规格,同剂型其他规格为暂定价格。
3.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注明。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均以相同用法用量为基础,按照药品比价规则计算。
4.表格中剂型一栏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概述以羌活为名的中药,出版《神农本草经》。它是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和根。伞形科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
羌活的来源为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和根[2]。
羌活为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和根。伞形科的[1]。
6产地羌活主要产于四川、甘肃和青海[2]。
7.羌活性味辛、苦、温;入膀胱经和肾经[2]。
8功效与主治羌活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的功效;
治疗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风湿、破伤风[2]。
治疗痈疖、荨麻疹和皮肤瘙痒[2]。
羌活在眼科常用于祛风散寒,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泪、燥湿止痛的功效;
(1)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风中寒泪。常与防风、川芎配伍,如川芎茶粉。也可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寒凝、流频繁。常与当归、川芎配伍,如曹彤粉。
(2)用于外感风寒或湿邪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肩背痛。
(3)用于导经升首,与熟地黄、当归同用,治精血不足。
(4)用于升阳明目,常与升麻、柴胡、防风配伍,用于治疗脾虚气弱所致的视物模糊、久视不清、疼痛等症。
9羌活用法用量:3 ~ 9g [2]。
10羌活含有挥发油,包括蒎烯、β-罗勒烯、α-侧伯烯、芹菜籽油(Apiol)、愈创木酚等。还含有二氢甲醇(Cdumbiain)、欧前胡素等[2]。
药理作用11羌活在体外对布鲁氏菌有抑制作用[2]。还能拮抗电针引起的动物癫痫[2]。
12羌活的药典标准为12.1。
羌活
羌活
12.2来源本品为伞形科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两季挖掘,去除须根和泥沙,晒干。
12.3羌活为稍弯曲的根茎,长4 ~ 13厘米,直径0.6 ~ 2.5厘米,顶端有茎痕。表面褐色至黑褐色,脱皮部分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俗称“蚕羌”;节间延长,形似竹节,俗称“竹节羌”。节上有许多点状或瘤状根痕和褐色碎鳞。质轻,易碎,易断,切面不均匀,多裂纹,果皮黄褐色至深褐色,油性,有褐色油斑,木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褐色至黄褐色。气味清香,但味微苦刺鼻。
宽叶羌活+02.3.1为根茎和根。根状茎圆柱形,顶端有茎和叶鞘残体,根圆锥形,有纵向皱纹和皮孔;表面棕褐色,靠近根茎处有密集的环纹,长8 ~ 15厘米,直径1 ~ 3厘米,俗称“条腔”。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呈结节状,顶端有数个茎基部,根细,俗称“大头羌”。脆而易断,切面略扁,皮浅褐色,木质黄白色。味道很淡。
12.4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超声20min,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向另一种nodakenin对照品中加入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0.5毫克对照品溶液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2~4ul,分别点于同一张用3%乙酸钠溶液配制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8: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下(365nm)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12.5检查12.5.1的总灰分不得超过8.0%(附录ⅸ k)。
12.5.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0%(附录ⅸ k)。
12.6浸出物应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以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15.0%。
12.7的含量测定12.7.1的挥发油按挥发油测定方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65438±0.4%(ml/g)。
12.7.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羌活醇、异欧前胡素(附录六D)。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乙腈-水(44: 56)用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根据羌活醇的峰,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适量羌活醇对照品和异欧前胡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羌活醇和30μg异欧前胡素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4g(过3号筛),精密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 Hz)30min,放冷,再次称定,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连续滤液。
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5μl对照溶液和5 ~ 10 μ l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以干品计,本品含羌活醇(C21H22O5)和异欧前胡素(C16H14O4)的总量不得少于0.40%。
12.8羌活饮片12.8.1炮制去杂,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本品类圆形,截面不规则或斜形,表皮褐色至深褐色,外切面褐色,木质黄白色,部分可见放射状纹理。又轻又脆。气味清香,但味微苦刺鼻。
12.8.2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12.8.3性味、归经辛、苦、温。属于膀胱经、肾经。
12.8.4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感冒、剧烈头痛、风湿关节痛、肩背痛。
12.8.5用法用量3 ~ 10g。
12.8.6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防止虫蛀。
12.9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