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成分有哪些?
1.成分输血的种类:浓缩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机械采集浓缩血小板、机械采集浓缩白细胞悬液(现已逐步取消)、手工分离普通血浆、机械采集新鲜冰冻血浆。
二、成分输血的优势
成分输血是从血液中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输血的科学方法。与全血输血相比,成分输血具有以下优点。
1,纯度高,疗效好。
对血液中的相关成分进行纯化,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血液成分,使其比全血更有效。如果使用细胞分离机进行单采,从单个献血者循环血中采集的浓缩血小板浓度可达5.5×1011/(400 ~ 500)ml,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内满足治疗要求,避免输入全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外,血液成分在钾、乳酸氨和柠檬酸盐方面低于全血,更适合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2.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病毒污染血液时,病毒在血液各种成分中分布不均,有些成分如白细胞、血浆中病毒较多,比其他有效成分更危险。而有些成分,比如红细胞,病毒分布相对较少,所以风险相对较小。当患者只需要某种血液成分,尤其是病毒风险相对较低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应只输注这种成分。例如,输注全血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而成分输血可以完全避免这种风险。事实上,大多数临床输血患者只需要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来说,由于是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目前还无法建立一种适合所有血液成分处理全血的病毒灭活技术。而当全血被分离制备成不同的血液成分时,就有可能研究建立一种适用于各种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从而灭活可能存在的病毒,保持血液成分的活力和功能,保证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3.不良反应少,输入相对安全。
血液成分制品有效成分浓度高,免疫原少,可减少抗体形成和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输这种血可以减少多种血型抗原对受血者身体的刺激,减少异体免疫的输血机会。成分血可用于一些对输注全血有反应,需要某种成分血的患者,既能纠正输血反应,又能有效治疗。比如对血浆过敏的患者可以输注洗涤过的红细胞,对白细胞有反应的患者可以输注白细胞减少制剂。
4.稳定性好,便于运输和储存。
若除去血浆中的红细胞,用甘油保护剂在-80℃下可保存10年。
5、一血多用,节约用血。
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如全血可以分离制备成冰冻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应用效益高。比如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献血者的循环血量为3000~5000mL,可供给血小板(3 ~ 4.2)×1011/200ml以上,剩余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避免了浪费。
6、活性成分活性高
血液成分在采血后6小时内制备,此时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活性尚未丧失,各种有效成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分离保存,提高存活率。例如,机器采集的浓缩血小板(PC2)在(22±2)℃(轻振)条件下可保存5天。
7.降低成本
血液成分实用经济,减轻社会和个人经济负担。
三、成分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有关更多答案,请参见。
/special/2009-06-10-14-06-40/667-2009-07-14-12-06-15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