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中医治疗小儿咳嗽

小孩咳嗽,大人着急,中医罗大伦博士的观点抄下来,供大家参考

我主张对儿童咳嗽进行食疗。一位家长问一个孩子咳嗽时该怎么办。我一般推荐橘皮烧水,就是我们吃的橘子,黄色的,特别是橘子里面的白棉,里面的丝,叫橘络,都是理气止咳的。用一片橘子皮烧水,每次五分钟。如果天热,可以加梨皮和萝卜丝。如果痰完全清白,可以加少许生姜或紫苏叶。我通常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孩子的咳嗽。食疗的东西很多,可以再考虑一下。

现在很多家长害怕孩子的咳嗽,经常跟我说孩子的每一次咳嗽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折磨着他们脆弱的心。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太担心孩子的咳嗽,因为咳嗽是身体自身排出邪气的反应,不要强行停止咳嗽。有家长急切地说,请把孩子的咳嗽止住。很多医生遵从家长的要求,开了很多止咳的药,比如诃子、五味子、乌梅。中医认为,如果过早使用这类收敛药物,邪气被抑制,就会留下病根。另外,如果你这么涩,人体的正常功能就会被打乱,从而出现便秘等症状。

另一个误区是父母治病着急,医生也着急。结果处方量很大,一个处方二三十种药,每种药的用量都是成年人用的。这是不可接受的。其实给大人治病的时候,肺经用的药要轻,因为轻的药在上面,重的药在下面,一般小孩要轻一些。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我一般每味吃3克左右的药,病去的很快。开10克以上,药就下去了。如果药物经过医院,并不能治愈疾病,但可能会有其他副作用。

具体治疗,小儿咳嗽分为风寒、风热、风燥等证型。这些咳嗽药是中医常用的。只要注意前两点,那么咳嗽还是很好治疗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给你说说,就是孩子的咳嗽和喘息。许多孩子感冒后咳嗽,然后喘息。这时候他们去医院,西医一般判断是哮喘,然后给很多孩子打激素。因为这些孩子一天比一天冷,很多朋友带着孩子来问我怎么办。我一看,居然有孩子用了近五六年的激素。要知道,中医里,咳嗽和哮喘是两个问题。我们通常会说:喘息不是必须的,喘息必须与喘息相结合。也就是说,喘息就是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一定是哮喘,而哮喘是呼吸道内的一声巨响和哨声,就是哮喘,但西医似乎有把咳喘归为哮喘的倾向。拿听诊器一听:哮喘!我觉得很多孩子很早就被打了激素。

我的观点是,这些咳嗽和喘息是由于外源性咳嗽和呼吸痉挛引起的呼吸障碍引起的过敏免疫反应。此时,如果消除了外邪,消除了炎症,那么导致呼吸痉挛的诱因也就消除了,身体就会慢慢恢复,不必过早使用激素。

所以提醒孩子家长,去看中医的时候,不要说我的孩子是哮喘,其实是咳喘。结果中医听说是哮喘,就要吃小青龙汤,各种治哮喘的猛药都吃过,效果都不好。其实是家长误导了中医。你应该先告诉人家你的孩子有哮喘,但没那么严重。相反,是为了治愈它。是真的。

最近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

我曾经被定义为哮喘,医院早早给我打了激素,还是中医院。

因为害怕激素引起的副作用,所以没敢吃。找了个老中医,把汤剂服了一段时间。现在好多了,但是很累,会喘气。就是那种呼吸困难,张嘴抬肩真的很痛。罗老师,我这种人平日里要注意什么?

博主回复:2009-10-16 19:59:13。

可以用活血化瘀法略,同时以养正气法为主。希望能坚持一段时间,最好能把药做成药丸,这样可以长期服用。既然吃这个中药有效,说明他有功夫。不要放弃。

其实孩子咳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医的证很多,但都是很好治的病,因为孩子身体每天都在长,恢复的很快。如果及时用药,恢复得很快。

今天我们来谈谈外感咳嗽。

记住,对于我们来说,在第一时间对外源性疾病做出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发现苗头,可以马上采取措施,很快就会被堵回去。如果我们楞了一下,或者抱着再看的想法,等病已经成了,情况就复杂多了,会发烧,会咳得很厉害。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到处找名医,但是名医不是神仙,所以往往是治疗时间长了,患者就折腾掉一层皮。

所以我一再提醒你,外感疾病的初始阶段很重要,就像火一样。有小火苗的时候,一杯水或者衣服就灭了,但是当整个房子着火的时候,不要犹豫,快跑,除了消防队没人能扑灭。

我对咳嗽的看法和对感冒的看法一样。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感冒了,一定是感冒了,流鼻涕,白痰。如果孩子刚刚发现这些症状,其实这个时候治疗很简单。我已经介绍了紫苏叶的用途,它是一种我们可以作为食物的药物。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六克就够了,更小的孩子三克,再加一点。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橘子在药用上也类似。我曾经用橘皮治疗过一个朋友的孩子咳嗽,配合其他药物,手边没有陈皮。看到他们的美国橙子,我灵机一动,就切了,效果不错。一般将四分之一的橘子皮洗净(有些摊贩为了美观,在橘子皮上涂抹油性物质,不放心的话可以剥一层),切成条状,和叶子一起煮。

熬的时候要注意治肺经的药。一定不能煮超过三五分钟,取其淡清之气。其实重要的是里面的挥发性物质。

这个水可以像平常的水一样给孩子喝,就像茶一样,但是一定要温着喝。

同时,可以用紫苏叶六克烧开水,再和温水混合在一起给孩子泡脚,这样孩子的身体就会暖和起来,这样寒邪就会消散,身体就会恢复。一般来说,轻微的咳嗽是在初始阶段。如果能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上就能忍住不回去了。

但是,如果你不注意,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有时候第一阶段很短,你没有把握住),你就会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外邪开始与身体斗争,体内出现热证。这就是所谓的外冷内热阶段。这时鼻涕开始变黄,或者黄白交替,一会儿清一会儿黄。这是寒热混合,痰也是。

绝大多数家长,带孩子去治疗的时候,都是这个阶段,基本没有前期。

很多家长问我,这个时候能不能介绍一些中成药,方便孩子服用,孩子往往不爱喝汤。

在平时,我也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开处方,有时候要求买中成药,但是还没注意到有什么药。经常有朋友到了药店就给我打电话,给我读他能看到的药品说明书。当我听到哪些药符合孩子的情况时,我就告诉他这是药。

为了介绍你,我昨天特意去了一趟同仁堂。还好他们11号没休息,我就把我觉得合适的中成药名字抄下来介绍给家长。

我选了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在组方的时候都要兼顾外寒和内热,所以都用麻黄散外寒宣肺。这是张仲景的麻杏石干汤的主意,然后用一些清热的药物来清火气。孩子只要服用这些药物,基本上可以逐渐恢复,不会发展。

这三个品种是:

1.药品名称通用名:儿童清肺口服液(生产厂家:同仁堂)

配料:麻黄、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炒)、瓜蒌、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陈皮、苏子(炒)、葶苈子、紫苏叶、阿莎丽、薄荷、枇杷叶(蜜炒)

本品为棕红色液体;气凉芳香,味甘微苦。

功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发热,咳嗽,痰多,咽喉肿痛。

药品名称: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嗽口服液。

制造商:黑龙江向日葵制药有限公司

配方:麻杏石干汤、双黄连汤、白虎汤。

成分: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芪、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和麦冬。

说明:本品为棕红色液体,长时间放置后有少量沉淀。味道苦涩,微甜。

四效:清热、止咳、平喘、祛痰。

主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可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孩子感冒,发烧,反复咳嗽。小儿之邪热,是肺防发热多汗,微恶寒,咳嗽,痰黄,或喘息,口干口渴。

三。药品名称通用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产品名称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成分:麻黄、石膏、苦杏仁、瓜蒌、板蓝根、金银花、甘草。

主治:宣肺清热,止咳化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此外,如果孩子舌苔很厚,而且嘴里有异味,大便难闻,有臭味,肚子胀,父母有暴饮暴食史,一般同时会有食物堆积。这时候可以用9克焦三仙烧水,时间比较长,20分钟就可以烧开了。一边吃药,一边给孩子吃。

你也可以选择以下中成药:

药品名称小儿小荠止咳口服液

原料

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

指示

清热调肺,消食止咳。用于小儿食积咳嗽属于痰热证,症状有咳嗽、夜重、咽部有痰、腹胀、口臭等。

当这个外冷内热的阶段过去后,很多孩子往往又回到了外冷的阶段。这时,残存的邪气还没有耗尽。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鼻音又清了,痰是白色的,没有什么大的症状,鼻音可能有点重。这就是恶灵回归表象。这是第三阶段。

这时候可以用中医里的一个名方,叫止嗽散。处方为: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可以加上托斯卡拉戈。一般每种药的用量为3克,这是五六岁儿童的用量。最好请附近的中医加减,这样才安全。

而且这个药不要多吃,一般两三天。不要一下子吃一个月,那是不对的。

此方为清代医学家程在《医心识》中所创。他自己也说,“这个药方温平和,不冷不热,没有上攻的危险,极有可能开门追贼。易散邪,平肺。”

记住,熬药的时候要先泡20分钟,再熬七八分钟,没必要多熬。

这种经常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尤其是已经用了很多西药控制的孩子,我发现有相当程度的脾胃失衡。尤其是现在,食物也很复杂。孩子们通常喜欢吃零食或垃圾食品。所以我看这个病的时候,孩子没有急性发作的时候,我一般都是从调理脾胃入手,不管他的呼吸系统。结果发现,当脾胃调理好了,孩子呼吸系统的发病率降低,逐渐恢复,于是我意识到,孩子的病在于调理脾胃。我平时用的菜谱是明代医家陈世功的八珍糕加减。可以参考一下。

外感咳嗽是外邪的侵袭,导致善恶之争。现代医学说有炎症,然后有什么免疫反应等等。所以我一直认为消炎是关键,所以对于初期的咳嗽,用治感冒的方子就够了,分清寒热就够了。外寒阶段,紫苏叶、生姜、葱白用开水浸泡,但这个阶段很短。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刚咳嗽的时候,主要使用具有外散性质的药物,使邪气向上向外扩散,所以我们使用的药物有前胡、防风等。我的经验是,尽量不要用杏仁、枇杷叶等药性向下的药物,直到外感因素差不多散去。

什么时候差不多了?我就是不发烧,外感症状不明显,但是机械性咳嗽。这个时候我可以根据寒热来加药。如果鼻清痰白,我就把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的量减半,然后加款冬花6克、紫菀6克、杏仁9克(捣碎,再下),如果痰黄,我就加枇杷叶6克。

如果干咳没有痰,就要去看医生,看是不是干咳。

我觉得是风热咳嗽。喝了几天清开灵和川贝琵琶膏,感冒好了,但是咳嗽没有停。结果看了你新书里张锡纯对山药的医学见解,我煮了4盎司左右的山药给孩子喝,第二天就不咳了。

要看孩子痰或鼻涕的颜色,是黄的还是清的,这样才能区分寒热。但是,如果退烧了,只剩下咳嗽,就不用担心了。一副药不会马上见效。咳嗽是孩子驱除邪气的正常反应。不能因为大人担心就大量使用止咳药,会让邪气留在体内。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吃药帮他驱邪。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着急。

现在孩子的肺有很多问题,我甚至认为大部分都是孩子的肺。

后来想了想,觉得和现在的空气质量有关。不管这个城市是大是小,污染都很严重。我们呼吸的空气没有以前好了,所以孩子的呼吸系统也受到了考验。

另外,有些家长喂养不当,导致孩子脾胃受伤。脾胃在五行中属土,肺属金,也就是说脾为肺之母,脾受伤了肺当然不会好。这是中医里的道理。

那么,如果肺部受伤了,该如何调理呢?

我的第一个意见是:在孩子稳定期,要抓住机会给孩子调理脾胃。

这也是我一贯的做法。我的经验是,肺经虚弱的孩子,如果在稳定期不调理脾胃,就会处于疲惫的状态,直到肺经的疾病爆发,不断地争取新的疾病,忙于应对,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孩子感冒咳嗽,赶紧去医院,到处找名医看病,吃了很多药,见效慢(因为孩子不够健康)。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他终于康复了。结果天气突然变了,孩子又开始生病了,家长都快崩溃了...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父母,有些甚至已经变得神经质了。看着他们,我心里酸酸的,觉得有必要告诉他们中医的道理。

这个时候我的方法就是补脾胃,用的是八珍糕的思路。

这种八珍饼是由明代外科医生陈世功创立的。中医外科大师陈世功活了八十多岁,是个长寿老人。他对这个食谱评价很高,认为好处无穷。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乾隆坚持服用这个配方,结果乾隆活到89岁。这个方子在明朝是给王公吃的,后来清朝慈禧也吃,只是慈禧的方子稍微修改了一下。

这个八宝饼,你可以参考我在博客和书里写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一些药食同源的东西,主要是太子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芡实、白扁豆等。

昨晚我也和从美国回来的西医专家何健博士讨论了这个问题。在协和医学院的邀请下,何博士创办了协和医学实验室中心,这是一个极其高端的体检中心,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查设施。昨天我们讨论了这个八珍饼是如何调理脾胃的。何医生认为它的一些成分补充了人体的不足。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美国的保健品,说是食物发酵的东西。突然想到这可能是美国的中医。何医生说,其实美国营养里面有很多中药。

这是西医的思路,八珍饼中的一些物质补充了我们体内缺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通常是不会摄入的。

中医的理念是建立在自己的体系之上的。我们认为八珍糕补充了一些内容,但也溢出了一些,比如我们认为水湿,方中的茯苓、薏苡仁都是祛湿的。

至于补充的内容,我们认为分阴阳,脾阴脾阳为辅。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比例。

这些都是药食同源,但是和我们平时吃的有很大不同。并不是随便吃薏苡仁和白扁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会有非常精准的调整。

比如我会根据孩子舌苔的厚薄来调整每种药的比例,也就是调整补泻的比例。如果舌苔厚,就要增加薏苡仁等药物的重量,增加祛湿的力量。如果舌苔薄,就要增加健脾的药物比例;然后根据舌红的程度,调整药物的增减,这是一种阴阳双补的平衡,因为舌红是脾阴不足,淡舌是脾阳不足。

这就是中医理论的妙处,可以给我们很大的指导。

那么,在孩子急性发作阶段应该怎么做呢?

我的观点是:应该宣肺驱邪,而不是养邪。

一般孩子因外感咳嗽,我们家长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慌。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咳嗽就心痛,然后就急了,经常用夸张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病情。这样医生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有的妈妈只是要求医生停止咳嗽。于是,医生就用一些收敛的药物如诃子、五味子、稻壳等。这样,病原体往往隐藏在孩子的体内。

其实不要怕咳嗽,因为咳嗽是身体自身的反应,和治疗腹泻是一样的。中医里,如果你认为病人有邪气,还没有排出体外,就要给拉肚子的病人吃泻药,这叫“万能”。例如,朱丹溪治疗他同学的腹泻,最后他用承气汤来恢复。

治疗外感咳嗽和治疗外感咳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咳嗽真的是向上的。但是因为有致病因素,我们需要帮助身体,使用一些属性向上的药物,来宣传致病因素。所以外感咳嗽的早中期,我们会用一些药物如前胡、防风、荆芥、桔梗等。这些药物都是向上和向外的,杏仁和枇杷刚开始不能单独使用。

外感咳嗽初中,因为咳嗽往往是感冒引起的,所以控制感冒很重要。这时候区分鼻子和痰的颜色就很重要了。很多家长不善于观察这些内容,所以总是分不清寒热。一般鼻头湿黄一定是热的,所以一定要用清热解毒的药。一般我会稍微混合一些连翘、花双之类的药。如果鼻头痰白,就需要注意寒邪是否重了。

很多时候,寒热并用。比如一个孩子因为外因咳嗽,他的父母很着急。求医问药效果不明显,吃了几天药无效。最后,他打电话给我。听说她描述的病是外感感冒,而这个时候孩子还是外感感冒,但是内热也很明显。所以我告诉她给孩子服用张仲景的麻杏石干汤,里面是麻黄和杏仁。方中麻黄宣肺散寒,石膏里清里热,杏仁降肺止咳,炙甘草中性。这里我给孩子用的是蜂蜜麻黄,比较温和。结果孩子吃了药后,一对咳嗽基本停了,两对好了。当时这位家长描述,家里所有人(包括爷爷奶奶)都愣住了,把它当成神方。这就是张仲景经方的魅力所在。所谓一剂就知道,两剂就已经。

外感咳嗽后期,因为外感邪气已经减弱,此时可以用一些降肺气的药物来抑制肺气。这个时候还是要分清寒热。如果天冷了,鼻子还通,就用紫菀、款冬花来润肺,一般两三克,成年人只要五六克。如果还是热,就用一些枇杷叶之类的药。如果肺气还是不收敛,可以用五味子、诃子等一些收敛的药物。

好几次想写孩子的外感病,但是我觉得这个急性发作阶段应该由医生来处理,而不是家长自己来处理,这样很容易耽误孩子。所以我只是简单的写在这里,让大家明白一些道理,以便在就医的时候,心中有数,但最终还是需要医生来处理。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调理孩子的脾胃。

很多家长在孩子处于急性状态时,急于求医。我收到过很多家长的邮件,都是“救救我的孩子,他已经咳嗽一天一夜了!”这让我很焦虑。我不忍心看这些邮件,一直想帮忙。但是,仔细一想,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因为这个时候,我还没有见到孩子,也无法判断孩子感冒发烧。我会随意给你出主意,这样会耽误孩子的病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医院,找医生解决问题,让孩子顺利度过这次感冒。

儿童速效止咳贴由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组成。

用法:将药物* * *研成细粉,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糊状,贴于天突穴上,再用普通橡胶膏粘贴,12小时后取下。

⑩;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

注意:这个方法已经用在上百个孩子身上了!疗效独特!请验证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