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是大还是小?

你好;这和大小无关

西洋参

开放分类:医学、中草药、药理学、延缓衰老和老年病药物、延缓衰老药物。

西洋参

西洋参也被称为西洋参。五加科,人参属。具有肉质直根和纺锤形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单一,高20 ~ 60厘米。掌状复叶,茎尖3 ~ 4轮生;小叶通常5,具柄,倒卵状长圆形,有一对卵圆形或近圆形的下表面和不规则的锯齿边缘。伞形花序单生,茎顶端有6 ~ 20朵花;花小,黄绿色;花萼有5个齿;花瓣5;雄蕊5;心皮2,子房下位,2室,花柱2。浆果核果,成熟时鲜红色。原产北美,近年来在中国有引种栽培。根中含有人参皂苷、皂苷元及少量挥发油、树脂等。性寒,味苦微甜,有养肺阴、清火生津之功。

英文名西洋参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都是栽培品,秋天挖,洗,晒干或者低温晒干。

去除芦苇,彻底湿润,切片,必要时晒干或捣碎。

性状本品为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 ~ 12 cm,直径0.8 ~ 2 cm。表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有横向环纹和线状皮孔,有细浅的纵向皱纹和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个或几个侧根;很多都被打破了。有的上端有根茎(苇头),链接明显。茎痕(苇碗)呈圆形或半圆形,有不定根痂或已折断。质重,质实,不易折断,切面扁平,浅黄白色,略呈粉状,表皮可见黄褐色点状树脂沟,形成层环纹褐色,部分略呈放射状。气微特异,味微苦微甜。

特点:

西洋参呈圆锥形,无芦苇,无密圈纹;

外观呈黄褐色或黄白色,纵向皱纹、细纹自然;

硬而碎黄白色,横切面有暗环;

味苦微甜,能补肺降火生津。

一级西洋参必须经过三个步骤。

精选人参进口西洋参,全部选自种植年限不低于3年的顶级人参。

烤参——鲜参采收后洗净,加工的关键是把握好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干燥温度需要逐渐提高,但要适当控制,否则人参的横切面颜色会变成褐色,影响西洋参的香味。在干燥的同时,要不断的排湿通风,这样才能保证西洋参药性强,味道鲜,容易保存。

再加工-干燥后,西洋参被修剪,分级和检查。

价格抵得上黄金——野山西洋参

野生西洋参诞生于北美山野的森林中,由深入森林的人参采摘者获得。成熟的野生西洋参都是十几年的,二十几年的老人比较多,五十岁以上的比较少见。

进口西洋参资源匮乏,濒临灭绝。现在野生美国西洋参的采挖和出口都需要得到美国濒危植物保护组织的授权,所以国内市场上正宗的进口野生美国西洋参并不多见。

性味甘,微苦,性凉。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治疗气虚阴虚、内热咳嗽、气喘、痰多血少、虚热乏力、口渴、口干咽燥。

注意不要和藜芦一起用。

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密封防蛀。

西洋参

(1)概述

别名西洋参、西洋参等。

西洋参,五加科,根入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分布在北纬30 ~ 40度,西经67 ~ 125度范围内。40年代,我和江西庐山植物园一起从加拿大引进,失败了。1975后,我国从美国引进了几批种子,在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江西、贵州、云南、河北、山东、安徽、福建等省引种栽培成功。其中,东北三省和陕西秦巴山区种植广泛,特别是在福建、云南等高海拔山区,为我国西洋参生产向低纬度拓展提供了基础。虽然与人参同属一科一属,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滋补品和强壮剂,但在功效和作用上却有着长久的差异。人参列为补药(补阳),西洋参列为补药(补阴)。

西洋参是一种珍贵的滋补药物,具有特殊的治疗价值,是人参所不能替代的。它性寒,味苦。入心、肺、肾,有清热、清火、滋阴、生津、降血压之功。临床上可改善或消除津血不足的症状,如形体消瘦、目赤耳鸣、口干咽燥等。烦渴,腰膝酸软,阴虚发热,热病伤阴,肺虚久咳,咯血等。由于药效持久,这种药在治疗上很受欢迎,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2)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根茎比人参短,根肉质,纺锤形,分枝少。茎圆柱形,长约25厘米,有纵向条纹,或稍有棱角。掌状5复叶,通常3-4片,在茎上轮生;小叶膜质,宽卵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变形,边缘粗锯齿。总花梗是从茎端的叶柄中心抽出,比叶柄稍长或几乎一样长。伞形花序,多花,等绿色,钟形;花瓣5,绿色和白色。浆果,扁球形,成对,成熟时鲜红色。花期为6-7月,结果期为7-9月。

(3)生长特征

西洋参适宜生长在海拔约10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13℃,无霜期150 ~ 2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喜阴凉潮湿处,避免强光和高温。生长期最适温度为65438±08 ~ 24℃,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对土壤要求严格,适宜生长在土壤疏松、土层厚而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森林沙土中,pH值为5.5 ~ 6.5。禁止连作。

(4)栽培技术

1.土地选择和准备

西洋参本来是野生品种,后来被驯化,世界各地都有引种栽培。国内很多地方引种成功。在气候炎热地区,可种植森林腐殖土、排水良好凉爽的山顶平原、腐殖土层较深的林地、阔叶林或肥沃的农田、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腐殖土,休闲地和生荒地均可种植。

选好地后,先把荒地烧掉,再把表土铲起堆放。农田先用树枝、树根等草和草类植物覆盖,然后焚烧,泥土堆起来作畦用。如果条件允许,这堆土可以冷冻干燥一冬一夏。避免现在全部使用。翻耕深度20 cm左右,不能太深,这样土壤会风化分解,枯叶会充分分解。闲1年后,再犁1遍,筛去石子等杂质,将50%多菌灵0.08公斤、腐熟粪肥2 ~ 3公斤、1公斤骨粉或2公斤过磷酸钙掺入土中作为底肥,再浅犁1遍,使耙平。整个地面后,做一个边框,宽度120 ~ 150 cm,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边界25厘米高,床南北走向,土壤消毒。每平方米0.01 ~ 0.02g的80%代森锌,每平方米0.01 ~ 0.03kg的50%乙嘧磺隆,或每平方米0.01 ~ 0.03kg的40%甲苯磺酰胺,消毒效果较好。

2.繁育方法

种子繁殖、幼苗移植或直播。

(1)种子处理

西洋参、人参、三七都是好形果,但西洋参的种子处理与它们不同。西洋参果实虽然红色,但种胚不成熟,发育很少,要经过胚成熟和生理后熟才能萌发。通常采用人工催芽方式,一般种子需要经过18个月的胚成熟和生理后熟。如果自然室温为12 ~ 18℃,可采用分层沙埋法。

一层含水量为10% ~ 15%的湿沙土和一层种子,土:沙:种子= 1: 2: 1。具体做法是在秋季采收红果后,先用清水洗净果肉,然后挑选种子饱满的种子,放入一定的容器内,如花盆或专用搪瓷桶内分层沙埋。放在室温下,每月筛选一次种子,丢弃发霉的种子,选择并保留好的种子,风冷至冷,然后进行层积处理,直到室外温度达到5℃。将挑选出来的种子连同容器一起放在室外50厘米深的地下坑中,铺上一层草,盖上土,自然低温保存,防止鼠害。早春的时候把它拿出来,放在树下或者播种的地里。

(2)消毒种植

种子表面常携带各种病原菌,在发芽过程中和播种后引起种子腐烂或幼苗病害。一般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用0.30%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此药5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0.2% ~ 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 ~ 20分钟或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0 ~ 65438。还可以用美宜净65,438+0%、65,438+0%甲基托布津65,438+00 ~ 20分钟、0.2%乙基托布津65,438+00 ~ 20分钟浸种65,438+00分钟,效果较好。或用5%乙嘧磺隆(浸种剂量5% ~ 10%)、45%代森铵(浸种剂量0.1% ~ 0.2%)、15%代森铵(乳剂剂量0.1% ~ 0.3%)拌种,或采用先进的风干种子催芽方法:缩短150天的管理,采收红果,去瓤,洗净晾干,第二年5月催芽,用清水浸泡种子2种胚发育前温度约为65438±08 ~ 20℃,持续80天,种胚后熟期为65433。生理成熟期为0 ~ 5℃3个月。

(3)播种

播种分春秋两季。陕西秋播好,苗齐,苗壮。播种前,通过底部浇上水,水渗透后,土壤疏松。播种后用6 cm *6 cm的土覆盖,再用草、落叶、锯末、草木灰覆盖,约6 cm,以保墒发芽。另外,最好用塑料薄膜,既能保墒又能防杂草病害。最好采用打眼,沟底平整,出苗整齐,管理好。

人参种子发芽率:西洋参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0% ~ 90%,播种后出苗率仅为60% ~ 70%,不仅与气温、土壤水分条件有关,还与种子本身不饱满、胚发育不完全、发芽加速、贮藏过程发霉有关。必须选择加速发芽的种子。播种材料应选用饱满、有裂纹、无病害的种子。必要时应测定种子生活力,以提高优质种子的出苗率。

(4)移植

播种2年,植株已经大了,所需的营养和光照与苗期不同。因此,播种后第二年秋或第三年春移栽时,正是西洋参的休眠期,即在发芽前将其挖出来,以便边挖边割,芦苇头离地6-8厘米斜植,行距20厘米*20厘米。剪掉人参根主体上生长的须根或多余的分枝,人为促进人参根的美观造型,将营养集中在主根上,提高品质。

如果不能种植或者需要修剪,挖来的人参苗会存放在室内,整形后根部会留下伤口,容易感染病菌。所以种植前一定要消毒。方法如下:用120波尔多液浸种5-10分钟,用200倍代森锌溶液浸种10-20分钟,用800倍除草剂稀释。

(5)遮光

西洋参是典型的喜阴植物,怕强光,避免直射。比如漫射光和斜射光。因为是阴性植物,所以长期生于森林中。所以种植时要遮荫,脚手架形式有弓棚、单通棚、双速棚、平顶等。,要因地制宜。也可以用双边框棚、多边框棚或双速棚(透光、透雨)在边框上做一个拱形。下雨的时候用薄膜遮雨,就地取材做遮荫。可以用树条,竹子,芦苇。

(6)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西洋参虽然是阴生植物,但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湿度,如果温度和湿度不够,不利于它的生长发育。西洋参的生长期比人参长。与同年相比,西洋参比人参矮,但主根长得比人参快。因为它喜潮湿,耐潮湿,怕弱光,怕散射光,怕中午直射,怕干旱,怕严寒,要求70%的郁闭度(即70%的光被遮挡,30%的光被穿透)。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凉爽湿润的土壤,这样的土壤单纯靠遮荫是满足不了的,所以在地表采取覆盖措施,用树叶覆盖人参根部,晒干玉米芯的苞片,不霉变,不新鲜木屑,减少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白天凉爽,晚上温暖,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蒸发和雨水冲刷土壤,避免猝倒病。表层土壤湿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形成良好稳定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丛生。当幼苗盛开时,根部可以被覆盖。另外,还可以在幼苗出来之前用塑料薄膜覆盖。秧苗抽薹(弯曲)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并在附近打小孔,使秧苗从小孔中弹出,保护土壤不受杂草侵害,有利于防治害虫。

3.田疃管理

首先要注意清理人参园,把掉下来的东西堆起来晒干,用火烧掉做肥料。二是要注意,越冬芽出土前,要用1%硫酸铜对所有床面、工作路径、脚手架进行喷洒,杀灭病原菌。第三,干旱时要注意在畦内作业道路上覆盖树叶,并经常浇水。第四,要注意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湿。解除防寒后,应对板结的土壤进行轻锄,使土壤疏松,增强土壤的渗透性,有利于出苗。幼苗要用地膜覆盖,还要除草松土,以后随时锄草或拔草。第五,要注意做好挂窗帘遮挡阳光的工作。西洋参喜阳光怕僵射,最怕寒风冷雨的侵袭。应采用前后檐挂帘的方法来预防,既能遮挡风雨,又能防旱,减少水分蒸发。每天都要坚持做,早点放窗帘,晚上卷起来,直到立秋。第六,要注意打芽。西洋参三年开花结果,两年也有一些抽薹花。要及时催芽,打掉中心部位的花,可以增强种子的饱满度,增强抗病能力。第七次施肥:6-8月是西洋参的旺盛生长期,用2%过磷酸钙溶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尿素液肥在上午10前或下午3点后追根,增产效果明显。6、7、8月每月1次,以上三种液肥可交替使用。每年6月地上茎叶枯萎时,10-11,株间开浅沟,再施冬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粪肥2.5公斤,骨粉0.5公斤。复合肥0.05公斤。将三种肥料混合均匀,将复合肥撒入沟中。施用后,用细肥覆盖。这个冬季施肥可以结合覆盖防寒工。

4.害虫防治

西洋参病虫害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

(1)病虫害防治

①土壤

西洋参是宿根植物,整个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营养。选择疏松的森林腐殖土,充分松土、腐熟、风化,避免连作,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

②种子

进口种子要严格检疫,无论是进口种子、国内外进口种子,还是自己采集的种子,播种前都要进行消毒。

③温度和湿度

西洋参整个生长期都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但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病虫害,温度过高也容易得生理性疾病,如在畦边和工作道路上种植叶片。麦秸等。湿度过大容易得斑病。人参床要做成拱背形,防止积水,周围要挖排水沟,这样人参床就不会淋雨。

④勤奋

勤检查,见到病株及时拔掉烧掉,对病株穴位进行消毒。经常拔杂草,有些杂草容易致病。同时,它们争夺营养。当你看到杂草时,立即拔掉它们。在干旱季节和干旱地区要经常浇水,否则植物会长势衰弱,容易生病。勤松土有利于十种微生物的活动,植物生长快。土壤板结时最易发生立枯丝核菌。

(2)控制病虫害

①立枯丝核菌

春天土壤板结,透气性不好。当气候变化较大时,一年生苗容易发生在干湿土壤交界处的茎中。刚开始是浅黄棕色,严重的时候是黄褐色的斑腐病,植株掉落,向四周蔓延。

防治方法:注意观察,立即拔除病株焚烧,深挖病穴换土,用硫磺粉土(每1000平方米0.005公斤)消毒,播种前混合撒施,每1000平方米撒施9公斤。使用代森锌500倍液:水10升,代森锌0.02 kg。特别是3-4年生以上的植株,要注意喷茎。每月拨打1 ~ 2次。

②斑点病

又称黑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又称叶斑病。严重时会危害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茎。斑点病在雨季发生和传播。当雨季到来时,波尔多混合酒交替搅拌。6-7月气候干燥,无雨,空气湿度大,气温20℃左右。隐藏在种子、土壤和垃圾中的病原菌开始移动并入侵植物。在这种气候下,一年可能会发生很多次。受害者的位置呈圆形或不规则状,像一个被水浸泡过的斑点,逐渐扩大成深褐色的斑点。末了,中间是黄褐色,外面有轮痕,严重时叶子枯死。叶柄、花梗、茎、叶受侵时,起初为绿色长斑,后为褐色,蔓延迅速;湿度大时,病斑上有一层黑霉,严重时早死,初侵染时果实黄褐色,后期黑褐色,使果实干燥,外面露一层深绿色霉菌,种子不成熟。

防治方法:①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消毒,用10%福尔马林浸泡约15分钟,或用波尔多液1: 100次浸泡,取出用清水洗净,或用大蒜液10分钟。(2)移走防寒材料后,对参棚进行彻底消毒。除清理场地外,用10%硫酸铜全面消毒。③发现病株时,剪去病叶,挂帘遮阳,从展叶开始到7-8月,每隔7-10天施药一次。波尔多160倍,戴森500-600倍,代森锌600-800倍,多抗霉素100-200倍,迪信通900倍,双氯芬酸500倍,多菌灵1000倍。

③叶锈病

在病叶背面,开始出现黄色的孢子堆,最后逐渐扩展到全叶背面,使植株变黄变干。

防治方法:同黑斑病。

④刺绣腐烂

从幼苗到一年生植物均可发生,是危害西洋参的常见而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地下茎、芽、根。人参根部和芦头受损后,出现铁锈样黄褐色病变,日后逐渐扩大,使内部组织遭到破坏,患处出现软颗粒状物质,最后表皮破裂。越冬芽受损后,芽变成黄褐色,腐烂后无法出苗。

防治方法:①土壤充分腐熟,疏松,通风排水良好。②移栽时选择无病植株,不损伤根部,用百万分之一的抗霉素稀释根部15分钟,干燥后移栽。③土壤消毒:种植人参前,每平方米用10-15g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杂草象甲、螟虫危害人参叶,使用600倍的托布津或500倍的甲萘威。

地下害虫为蟋蟀、地老虎、针虫,人工捕杀诱捕或掺入有毒土壤(25%敌百虫粉、20公斤腐植质)施于苗床。用700倍的50%锌磷乳油或800-1000倍的5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浇床。

(5)收获和加工

1.种子收集

采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西洋参果实完全红熟时即可采收。收割过早,种子发育不好;如果果实采收太晚,很容易脱落,被老鼠破坏。收获的红果要及时搓洗去果肉,去掉皱缩的籽粒。种子稍干,表面干燥,就可以埋了。如果剩下十种,在阴凉处种子的含水量可以达到15%以下。

收集树根

西洋参一般4 ~ 5年采收,但更多年份采收。西洋参的有效成分和年限成正比。年份长的化学成分越高,临床效果越好,经济效益也越高,但疾病也多。土壤肥沃,田地管理好,直播比较好。减少感染机会,节省人力物力,4年后采收时移植小的,1 ~ 2年后再次采收。西洋参的适时收获季节是秋季,地上的茎已经枯萎,根的营养有所改善,品质最好,果肉饱满,质实,皮淡黄色。采收时,除去地上茎,严禁伤根。从人参床的一侧扔出,依次收集。除去泥土和杂质,收获后将人参分成三种。首先,它有良好的形状,包括芽、斧、主根、样根和须根。这样的人参被称为“全参”。细的侧根叫“人参须”,侧根叫“尾枝”。二是没有芦头,有直根和人参根,称为“终身参”。第三,没有芦苇头,有主根和侧根叫“顶口灯”。目前在美国生产加工的西洋参都是晒干的人参。采用晒干和晒干。

烘干:大规模生产必须有烘干房进行局部加工。将采集的人参放在准备好的晾衣架上。温度为35-50℃的热容器。高温和低温交替出现。火色不能太高,否则化学成分会转化影响品质,到此为止。

晒干:将挑选好的西洋参放入一定的容器中,放在通风处,晾干,并不时翻动。

西洋参,俗称西洋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1714年,加拿大传教士老佛爷根据中国人参的相关资料和标本,雇人在全国各地寻找。1716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部的蒙特利尔森林中终于发现了一种属于中国人参的植物,后来在美国东部和南部也发现了这种植物,所以称之为西洋参。随后,在中国医学书籍《本草从新》和《本草》中均有记载。并且在清朝被广泛使用。比如慈禧太后经常脾虚湿盛,医生也考虑到理气机不宜燥,所以在使用香砂刘军丸时,用西洋参代替温燥的人参;西洋参在外感风热、气阴两虚时也用;患有咽干、胃热、烦渴的人需要用人参白虎汤时,也用西洋参代替人参,可以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微苦。入肺、脾经,有益气养阴、泻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适用于气阴两虚之火症,多用于肺热干咳,气层懒言,四肢乏力,烦躁不安,发热后阴伤津亏等。比如人参再造丸用于中风后后遗症;龟龄集补肾壮阳,填精益髓;沈凌白术散用于健脾益气,气虚外感者用人参败毒饮、生脉散。如果想补而不燥,扶正祛邪,可以用西洋参代替人参,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至于久病、分娩、劳累过度而引起的身体虚弱、元气受损、营养不良,以及出血、贫血、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精神萎靡、腰酸背痛、自汗盗汗等各种衰弱性疾病,服用西洋参后均可迅速恢复。

据临床报道,冠心病患者如果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乏力咽干,每天服用3克西洋参片,长期服用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患有窦综合征、头晕、乏力、口干的患者,服用西洋参片2~3克咀嚼,每日3~4次,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长期低热、气短、不明原因口渴者,可嚼西洋参片3 ~ 6g,取地骨皮30g、生地黄20g、草果3g,煎成浓汁,每日1剂,疗效显著。治顽固性盗汗,可与西洋参3克(另炖)、豆衣30克、麻黄65,438+00克、桂枝3克、白芍3克配伍,分煎,每日65,438+0剂,疗效显著。因运动过度或体力劳动不能恢复正常者,可同时服用西洋参3克(另炖)、仙鹤草30克、大枣10枚,可有疗效。

目前很多人认为西洋参比人参好,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它们的药性不同,虽然都有补气的作用,但是西洋参的药性不如人参,比如低血压或者休克治疗,人参还是比较好的。而高血压、头晕、咽痛、口干的人就要用西洋参。所以两者各有利弊。在用于治疗或滋补时,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不可滥用。

西洋参的服用与疗效密切相关,不容忽视。其中一些介绍如下:

1.烹饪方法将西洋参切片,3g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煮约10分钟,饭前空腹服用人参片和人参汤。

2.蒸煮方法

西洋参切片,每天取2 ~ 5g放入瓷碗中,用适量水浸泡3 ~ 5h,盖上碗盖,然后放入锅中,蒸20 ~ 30分钟,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3.蒸法将西洋参用小火烘干,研成细粉。每次取5g,与1鸡蛋混合,蒸熟后服用。

4.包含方法

将西洋参放入砂锅中加水蒸软,然后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小玻璃瓶或小磁瓶中,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后服用2-4片,仔细咀嚼后吞服。

5.取西洋参用小火研磨成细粉。每次取5克放入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开水冲服,加盖5分钟,分几次服用,最好空腹服用。

6、用大枣法取鲜西洋参20克,大枣5枚,加水适量,炖成人参大枣汤,每天早上空腹及晚上睡前服用。

7.炖鸡法

将老母鸡去内脏,将西洋参50g放入鸡肚中,用线将鸡肚缝合,将鸡身浸入水中,不加盐,先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炖至鸡熟,汤剩三分之二。每天吃一小碗鸡肉和汤。

服用西洋参期间,避免用茶、咖啡、萝卜等食物,以免降低疗效。

由于进口西洋参价格较高,在国内引种成功,被称为种子参或国产西洋参。其质量接近进口商,甚至超过。挑选西洋参时,以柄重、长3~4.5厘米、直径0.6~1.2厘米、心有菊花条纹的为最佳。但要谨防假冒,要从中西药店购买,不要从地摊小贩那里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西洋参为什么有效?据药理研究,它含有多种人参皂苷、挥发油、甾醇、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具有镇静、抗炎、增强记忆力、改善心肌缺血、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由此可见,西洋参最适合气阴两虚、发热的患者,其独特之处在于不热不燥。凡是不适合人参治疗和热补的人,都可以用西洋参。但畏寒肢冷、腹泻、胃寒湿、脾阳虚弱、舌苔腻浊等阳虚体质者忌用。

化学成分根茎含有人参皂苷Ro、Rb1、Rb2、Rc、Rd、Re、Rg1、假人参皂苷f1(假人参皂苷11),还含有精氨酸、天冬氨酸等18氨基酸。还含有挥发油、树脂等。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兴奋作用。

将原药水加工,用湿布喷洒,夏秋各润2天,冬春各润3天,取出切片晾干。

性味甘苦,性凉。

1《本草从新》:苦而甘,性寒。

2《本草返老还童》:味甘辛,性凉无毒。

归经“本草回春”:入心、肺、肾。

功能与主治——西洋参的好处是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

治疗肺虚、久咳、失血、咽干、口渴、虚热和疲劳。

①《本草自新》:补肺降火,生津止渴,祛劳。

适合虚火者。

②药性试验:滋阴清热。

生姜益气固本。

③“本草返老还童”:治肺火,咳嗽痰多,气虚气喘,失血,劳损,安神,产诸虚。

4《本草求本》:清肺肾,凉心脾降火,解暑解酒。

⑧在医学热情上向西方学习:可以补气血。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另和服),0.8 ~ 2元。

宜忌阳衰,胃寒湿者不宜服用。

①《本草从新》:脏寒之人必服,即腹痛,郁火而服,火不透,而生寒热。

2《纲要》:忌铁火煎。

治疗肠红的药方:西洋参蒸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