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棕色青霉素瓶灭菌后的渗漏

注射用无菌容器的检漏技术非常重要。如果容器泄漏,之前的所有努力几乎等于零。如果在包装前没有发现和消除泄漏的产品,结果很可能是带有病毒或微生物的产品进入市场供患者使用。正因为如此,检漏技术越来越受到制药行业的重视。中国药典有如下规定:熔融密封或严格密封后,一般应根据药品性质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必须保证成品的灭菌。注射剂灭菌时或灭菌后,应通过减压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检测容器的渗漏情况(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7)。随着医药行业新型塑料内包装容器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塑料容器制造技术和相关课题也不断涌现,这对检漏设备和工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常用的注射容器检漏方法如下。

一、彩色漏水检测方法

该方法在同一个灭菌柜中依次完成检漏和灭菌操作。也就是说,灭菌后,产品保留在灭菌柜中,然后执行泄漏检测程序。以安瓿的水浴灭菌检漏流程为例:将装有安瓿的灭菌车运进灭菌室,关好柜门,密封。送循环水到设定水位,启动循环泵,开始对安瓿进行喷淋加热,灭菌室内开始加热升压。灭菌室内的压力调节,以保持压力平衡。当灭菌室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时,开始灭菌计时。灭菌计时完成,冷却水排出。开始计时进入带色水进行检漏,完成检漏计时,排出带色水。清洁安瓿瓶,然后将装有安瓿瓶的灭菌车运出灭菌室。

这种检漏方法比较传统,目前广泛应用于玻璃容器。因为这种方法最终是由操作者根据容器内药液的量或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容器是否泄漏。所以这种方法容易出现误判,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二、放电微孔检漏法

将电极布置在容器可能泄漏的地方,并施加电压。容器不泄漏时,感应电流很小;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当容器泄漏时,瓶壁和电极之间的电容消失。此时电容产生的容抗为零,回路产生比较大的电流。该产品将作为不合格产品被拒收。

与彩色水检漏法相比,微孔检漏法可以认为:不会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检测精度极高,可检测0.5微米微孔;几乎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误检率极低。由于其高速检测能力和相干检测方法,可以连接前后设备在线运行。这种检测方法适用范围也很广,如玻璃安瓿、青霉素瓶、塑料安瓿、塑料输液瓶和袋。但盛装液体和容器有以下要求:必须是导电产品(电导率不能低于1.5μs/cm);液体必须接触被检测部分;容器必须清洁干燥,以免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三、容器局部真空检漏方法

随着预密封塑料瓶的出现,基于塑料瓶与瓶盖焊接效应的泄漏检测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果采用BFS技术,装药液的塑料瓶头封口后,需要通过焊接加一个带胶塞的组合盖。气体在瓶盖和胶塞之间,通过气体的特性来判断焊接效果更加准确和方便。根据流体的特性,容器内外的压力差是一定的,孔径是一定的,流量也必然是一定的。通过测量检测室内的压力变化,可以计算出泄漏流量,进而确定泄漏孔径的大小,从而实现科学的定量判断。

将容器的被检测部分放入监控装置的检测腔后,关闭检测腔,将检测系统抽真空至设定值。如果被检测产品是大泄漏产品,检测腔的真空度达不到设定值,被检测产品会被监控信号标记出来,然后被排除。非重大泄漏产品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在设定时间内,腔体内真空度变化超过设定值,作为不合格品(小漏品)排出;型腔内真空度不超过设定值,作为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容器局部真空检漏注意事项:正式使用前,先将监测装置的机械部分和密封效果调试到正常状态;之后,校准传感系统和监测仪器;最后,通过样品瓶对整个监测系统进行了验证。应每天定期确认系统的监控性能。真空监测方法的准确性涉及:容器的性能、检测密封的性能、流体控制装置的性能以及传感系统的影响。所有的效果都需要通过验证来修正,使整个系统达到理想状态。为了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产品的可靠性,需要进行相关的确认。需要仔细选择密封件和真空泵。密封件和真空泵的规格和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系统的使用寿命。国产低端真空泵的寿命和可靠性较差,质量较好的真空泵有国产的“齐海”和进口的KNF和加斯。

四、全容器真空检漏法(LFC)

容器内液体的泄漏可用放电微孔检漏法检测,容器内气体的泄漏可用局部真空检漏法检测。对于装有液体、预密封并焊接有组合盖的容器,如何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整个检漏成为一个课题。目前,低真空检测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瑞士WILCO公司开发的LFC(“充液容器”)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