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药都难吃?

因为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大家关心的是药物成分能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不会考虑其口感。对药物味道的抱怨往往集中在苦味上。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苦味的存在多少有些道理。对苦味的感知和抵抗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进化产物,可以帮助人类避开自然界中的有毒物质。另一方面,“有毒”是指“生理活性”,也就是说,有毒的东西总是会对人的生理产生某种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可能正是治疗疾病所需要的。因此,苦味的天然毒物往往被转化为药物,同时保留了苦味的特性。当然,这绝对不是绝对的。除了成分本身,剂型也很大程度上影响药物的难吃程度。很容易避免不好的味道,比如药片、胶囊,在口中不会马上散去。如果有涂层,它可以避免苦味和不良气味的感觉。当然,这些药片和胶囊肯定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儿童剂型常制成液体或粉末,这是为了避免吞咽困难,便于调整剂量。这些剂型很容易暴露药物令人不快的一面。即使添加了甜味剂和香味物质,仍然很难完全掩盖药物成分的苦味、气味或奇怪的质感。如果加大味觉改善的力度,应该可以让药物味觉矫正更成功——然而,太成功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药物制剂的口感真的调节得很好,孩子误服药物的风险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