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铅含量过多怎么办?什么药物可以排铅?

根据排铅成分和机制的不同,排铅药物有:

1,EDTA金属螯合剂

羧基(-COOH)与游离铅螯合,促进肾脏排除血液中的铅。由于EDTA类药物对铅没有特效,同时螯合了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治疗过程中容易造成体内微量元素失衡。主要代表是依地酸钙二钠(CaNa2EDTA)。

该产品必须肠胃外给药,且肾功能必须正常。静脉给药:剂量为每日1g/m2,用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配成0.5%浓度后滴注。典型的治疗是每周两次,每次三小时。3-5天也可作为一个疗程。如果血铅在疗程结束后7-14天内再次升至450ug/L以上,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注意:(1)不允许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肾功能不全者不适宜;(3)治疗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④其他元素,如锌、铁等。,在铅泛滥的同时排出。铅水浸处理后,应注意监测和补充上述元素。

2.DMSA竞争性解毒剂

活性巯基(-SH)用于捕获与组织结合的铅,从而促进铅从组织中解离和消除。主要代表是二巯基丁二酸(DMSA)。

本品于1991年被FDA批准为治疗儿童铅中毒的口服排铅药。该药能与铅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从肾脏排出,对组织中铅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对铅中毒引起的生化改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口服:前5天的剂量为10-30mg/kg,tid。从第6天开始,剂量调整为10mg/kg,bid次。14-19天为一个疗程。可以进行多个疗程,但两个疗程的间隔至少要2周。

注意事项:可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转氨酶异常。如果有严重反应,停止服药。

使用药物驱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铅淹没疗法降低铅负荷的前提是环境中的铅已经得到妥善处置。

(2)在驱铅治疗过程中,要保证孩子已经脱离了铅源。不离开铅接触源的除铅处理有时会增加铅的吸收。

(3)有研究认为,一次性驱铅治疗只能排出机体总铅负荷的2%左右,驱铅治疗能从脑组织中排出多少铅尚不清楚。

(4)铅排泄不完全,蓄积在骨组织器官中的铅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进入血液,再次表现出铅毒性损伤。

药物驱铅治疗后应进行随访。依地酸钙二钠治疗后,每周随访患者***4-6周,然后每月随访一次***12个月。在用二巯基丁二酸治疗后,可以每隔一周随访一次***3-4次,然后每月一次***4-6次。随访的内容包括:血铅测定、铅中毒相关症状和体征、环境条件改善等。

3.促进排铅的营养。

合理的营养不仅可以增强机体对铅的排泄和解毒能力,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的恢复。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液是“益通成长牌铅口服液”和“利德喜牌铅口服液”。

4.中药和其他药物:土茯苓、枸杞提取物、富马酸、吡咯喹啉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