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急救)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优缺点,研究进展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按照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选择适当的溶剂和程序,浸提痔疮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粉末或颗粒。实行单味定量包装,供药师遵医嘱、遵医嘱,按规定剂量分配给患者直接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无需煎服即可立即服用,将中药汤剂转变为快速、简便、卫生的剂型,是中药汤剂改革的一次尝试。
“中药配方颗粒”的问世是中药汤剂改革和中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作者通过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名的几个科研单位的课题论证、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理论总结、中试放样、大规模生产和临床使用,加深了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有很多优点:
1.机械化大生产优于传统煎药。“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中药饮片用于临床,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饮片直接用根、茎、叶、花、果煎煮的方法。中药免煎饮片机械化生产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在不同的湿度、时间、PH值等条件下,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粉末。患者可以直接服用,避免了传统汤剂由患者自己熬制,患者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火候、熬制时间不太了解,先熬制,后熬制,或者怕麻烦,不按要求熬制,影响疗效。中药配方颗粒的机械化、科学化生产,既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又避免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了不耐热成分的损失,从而保证了中药的疗效。
2.统一质量标准保证疗效“中药配方颗粒”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固定药厂生产。从产地、质量、运输、储存等都要有一套管理规定。的原始药材。对每种药材,应根据其有效成分的性质,制定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并制定免煎饮片与中药饮片的剂量换算关系。中药免煎饮片的生产应科学管理,统一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临床疗效。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药材,拥有自己的栽培种植基地,从种植、采收、加工到免煎饮片的机械化生产,这样成本会大大降低,价格也会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成品的质量和疗效也会得到保证。
3.“中药配方颗粒”经过科学处理,服用携带方便。服用时无需煎服,只需按照医生处方用开水冲服即可,减少人力,节省时间,方便患者服用。由于体积小,携带更方便,最适合工作忙没时间煎药的患者。也有急诊病人。
4.方便储存调配“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袋包装,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药因储存保管不当而出现的渗油、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减少污染,便于存放。由于在包装袋上标注了与原药材的换算关系,使得配制更加方便、卫生、快捷,可以避免传统中药手抓称重造成的剂量误差,也改变了传统中药药房的脏、乱、累现象。
5.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是将相当于原生药材重量的饮片按处方混合,按适当比例加入辅料糊精等,按备料要求制成软材,放入造粒机中制粒。这种方法省时省力,卫生,快捷,方便。它省去了煎煮、浓缩和醇沉过程,缩短了制备时间,节约了能源、设备和乙醇,不受煎煮时间的限制,可随时制备。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刷新了我们的传统医学方法和观念。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传统饮片的替代品,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问题的焦点在于,中药汤剂剂量的临床疗效往往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和整体作用上。中药汤剂中各种药物在“* * *汤”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增强疗效、缓解药性的目的,充分发挥中药方剂中各种药物的配伍作用,而“中药配方颗粒”不具备以下优势。
1.中药“* * *汤”可以改变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药效不同。研究表明,糊化淀粉可以增加芦丁、槲皮素等酚类药物的溶解度。在1%葛根淀粉溶液中,芦丁的溶解度是纯水的3.8倍。同等条件下槲皮素可达6.5倍(葛根淀粉浓度为0.5%-2%,不考虑淀粉品种)。糊化淀粉之所以能增加酚类药物的溶解度,是因为在长期的“煎煮”过程中形成了“淀粉-芦丁”复合物。对甘草和附子水煎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表明,附子和附子水煎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甘草水煎液,单味汤的含量为1.18%,配伍汤的含量为1.85%。此外,还研究了四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中京尼平苷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连、黄柏、黄岑和栀子4种中药的总栀子苷提取率为97.4%,而4种中药分别提取后,合并样品的总栀子苷提取率为64.3%。
2.中药* * *煎剂可以改变药物的味道。黄连黄柏配伍大黄甘草可以改变黄连素生物碱的苦味。有人根据记载的方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开出了12个含黄连的方子。结果表明,含有大黄和甘草的汤剂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苦味消失了,而不含大黄和甘草的汤剂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味道很浓。原因是大黄、甘草、黄连在煎煮过程中形成黄褐色的黄连素单宁酸和黄色的黄连素-甘草酸单酯胶体沉淀。这种沉淀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不仅消除了黄连素的苦味,还增加了其溶解度。服用后能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不属于配伍禁忌。而无煎剂饮片中掺入的同类药物苦味无明显变化。
3.中药“* * *汤”可以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增强其疗效。实验表明,单用附子时,其强心作用既不明显,也不持久,而且有毒。但在“* * *”的传统“四逆汤”中,干姜、甘草虽无强心作用,但配伍后强心作用增强且持久,口服附子毒性比“四逆汤”大4倍。1次。实验还表明,干姜、甘草和附子分别煎煮后混合,或每次煎煮后依次给药,毒性仍与附子单独给药相当。提示四逆汤毒性降低。是附子生物碱、干姜、甘草在“煎”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所致。
4.中药“* * *汤”可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通过黄连与复方的耐药性对比实验,证明单味药的耐药性远远高于复方。比如,在相同条件下,黄连浓度比实验浓度高32倍时,细菌就能生长,而黄连解毒汤浓度仅高4倍。实验结果表明,黄连汤的耐药性比黄连解毒汤高8倍。所以“配方颗粒”简单混合后的临床疗效肯定不等于中药汤剂。
研究进展
目前对传统汤剂与传统汤剂的比较研究较少。原因之一是传统汤剂只有江苏、河北、广东的少数厂家生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第二,局限于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多,对物理、化学的定性、定量研究较少。第三,赞成或反对免煎中药的人暂时不可能达成理解。所以,加强研究真的很重要。
单煎合煎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报道是《复方汤剂分煎合煎对溶出效果的影响》一文,反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复方煎煮过程中大部分反应是“增溶”、“吸附”、“沉淀”对中药成分溶出率的影响,而“络合”、“水解”、“聚合”、“解离”较少,氧化还原反应较少,产生新物质的概率很小,产生新物质有极其严格的条件。作者还研究了黄连汤等五种汤剂的单煎效果优于合煎。银翘解毒汤单煎优于合煎。
在德国,植物药复方是用各种单味药的提取物制成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使用非油炸中药:这种做法也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植物药草案中得到承认。在质量控制方面,德国采用单一药物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加上其他指标。对于有效成分未知的,除一般指标外,采用指纹法进行监测。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个生命周期无限的产品,是任何新药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粒浓缩颗粒都会在国内外医学界大放异彩,不被淘汰。因此有望成为21世纪中国中药产业的强项和扩大对外贸易、拉动内需、促进包括饮片加工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发展的联系点。
我们深信,“中药配方颗粒”一定会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娱乐网(www.yule.com.cn)原创:/html/archive/2003/06/200306101040220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