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功效与作用:青木香1

马兜铃根1

(《本草》)

不同名称的马兜铃根(肘后)、青木香、蛇莓根、何首乌(唐人《本草》)、滇根(本草)、蛇莓根(本草)、土木香(本草)、青藤(方木边方)、麦冬(本草)

来源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和马兜铃的根。植物形态见“马兜铃属”。

收集10至11的茎叶,挖根,除去须根和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根圆柱形或扁圆形,稍弯曲,长5 ~ 15cm,直径0.5 ~ 1.5cm:表面黄褐色,有皱纹,根痕细。比较脆,容易碎,碎了会有灰尘飞出。断面凹凸不平,形成层环明显可见,木质部射线呈乳白色,扇形或倒三角形,将木质部分成数条,木质部淡黄色,有小孔。气味清香,味道先苦后辣。最好是粗壮、坚实、粉状、芳香的。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此外,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也有出产。

除上述品种外,大叶马兜铃(原植物见“朱砂根”)和云南旋覆花的根在少数地区同样入药,前者在甘肃使用,后者在云南使用。

化学成分马兜铃根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尿囊素、马兜铃酸、木兰碱、马兜铃酸A和c等。

药理作用①降压作用

青木香(马兜铃根)的粗制剂无论是静脉注射还是口服,均可对各种动物产生一定的降压作用,一般汤剂作用更强。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常导致突然下降,肌肉注射较慢,口服较慢。对正常麻醉犬的降压作用轻微。大鼠形成防御性条件反射后,诱发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同时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kg)。血压升高(约30 ~ 40毫米汞柱)后,给胃服马兜铃根,也有降压作用。分析了其粗提物或精提物的降压原理。认为其降压作用不是直接抑制心脏或扩张血管(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与迷走神经无关,而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有关。它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没有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取了木兰碱。麻醉猫静脉注射2 mg/kg后,血压立即下降50 ~ 60%,持续90 ~ 120分钟。对于肾性高血压犬,6 mg/kg静脉注射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尤其是对舒张压的影响。木兰碱有尼古丁样作用,而不是毒草样作用,特别是神经节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根据猫瞬膜试验,其强度约为1/3-1/2 C0。在离体大鼠膈神经标本上,有箭毒作用,其效价约为1/100 ~ 1/200箭毒。由于是季铵类生物碱,在肠道吸收不充分,口服剂量比注射大10倍左右。虽然木兰科或马兜铃属制剂对肾上腺素的作用无影响,但有报道称煎剂可对抗麻黄碱的升压作用。据报道,穴位注射还可引起大鼠血压下降。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

②对胃肠道的影响

使用青木香治疗腹痛的人,在临床上使用其生制剂,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和头晕等副作用。青木香的催吐作用主要是由其所含的醚溶性酸性成分引起的,精油也有催吐作用,但作用较弱。这两种成分都不降血压,提炼后可以消除这种副作用。

③其他功能

青木香粗制剂对小鼠有镇静作用。精制提取物对家兔离体子宫、猫脾脏和下肢的化学感受器影响不大。大剂量时,对痢疾志贺氏菌有一定的抗疟和体外抑制作用。

加工,去杂,分大小条,泡水,捞出,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烘干。

性味又硬又冷。

①唐代本草:“味苦、寒、毒。”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经络入肺、胃经。

①《本冯静原》:“入足少阴。”

②《本草求真》:“专于肺。”

功能:主要用于行气、解毒、消肿。可用于治疗脘腹胀痛、痢疾、肠炎、痢疾、高血压、疝气、蛇咬伤、痈、疔疮、皮肤瘙痒或潮湿。

(1)《唐本草》:“主积。各种热毒肿毒,蛇毒泥封,一日三四;对疖肿有疗效。”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气。”

(3)《本草经》:“治气降膈,止刺痛。”

④纲要:“益大肠。治头风、痒、秃。”

⑤《本冯静原》:“治痈肿、痰瘀、气滞。”

⑥《医林简编》:“治伤解毒。”

⑦《会医镜》:“能散气,故疝气必要。”

⑧植物名称与事实考证:“清火解毒,疏滞之气。”

⑨《草木方便》:“发表,除风。(治)风湿麻痹、腰足疼痛、跌打损伤。”

⑩《分类药》:“解郁满,敷疮毒。”

⑾《南京民间草药》:“治腹痛胃痛。”

⑿《贵州民间验方药集》:“治腹痛、水样泻、鱼泥鳅病。”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或者变成粉末。外用:研磨敷料或磨汁。

虚寒患者慎用。

(1)唐代草药:“不要服用太多,对你更有好处。”

②《本冯静元》:“肺寒咳嗽,寒痰气喘,胃虚恐食人,故不取之,以其辛香而奔。”

处方①治疗肠炎、腹痛、腹泻:三钱青木香、槟榔、黄连。* * *精细研磨。每次三到六分钟,用开水冲服。(现代实用中医)

②治疗中暑腹痛:马兜铃根(鲜)三至五元。浇汁,温开水送服;也可以用一两块钱的马兜铃根,磨成粉,用温水送服。(江西草药)

③治疗高血压:青木香(鲜)二两。水煎,以红糖为导。(江西草药)

④毒蛇咬伤的治疗:青木香一两,白芷二两。* * *研磨后,每次服用三钱、甜酒或温水;此外,在伤口上涂抹任何量。(中药实验研究)

⑤治疗蛇咬伤、粪毒:木香、雄黄。* * *调研结束。调酒,局部擦。(四川中医年鉴)

⑥疔疮复发的治疗:将马兜铃根捣碎,用蜘蛛网包裹。(肘部后面)

⑦手指疖的治疗:将新鲜的青木香切碎,用适量蜂蜜捣成泥状,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疗法)

⑧治疗皮肤湿疮:青木香,研成细末,香油擦之。(江西民间草药疗法)

⑨治疗蜘蛛疮(单纯疱疹):将青木香研成细粉,涂上柿饼漆(即柿饼油)。(中药实验研究)

治牙痛:将一片新鲜的青木香放在牙痛处,咬一口。(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胃痛

马兜铃(Aristolochia orientalis)的根对溃疡、胃炎、胃痉挛等原因引起的胃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经2000余例观察,有效率达95%以上。一般服用1次可维持药效6 ~ 8小时。用法:将小蛇参根(1.5 ~ 2g)洗净后嚼在口中(或先磨成粉),用开水或酒送服。竹节参1 ~ 2根切片,用酒1公斤浸泡2 ~ 3天;每次5 ~ 10毫升。3.用麦冬根制成3%的酊剂,每次3毫升。上述制剂在发病时服用或一日三次。

②治疗高血压。

一级浸膏:用80乙醇浸泡,过滤后回收乙醇,使其占流浸膏的10%。每毫升含生药65438±0克。每次服用5 ~ 10 ml,每日4次,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用量和服药次数。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的50例中,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20例,下降10 ~ 19毫米汞柱17例,效果不好13例。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心脏区钝痛消失;气短、失眠、头痛、头晕常改善或消失。这个产品的降压作用发生的比较晚,一般到第三周才开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如果血压下降后停药,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不上升。如果减少剂量或服药次数,也可以维持量。精制浸膏片:每片含青木香6克。每次4 ~ 12片,每日3 ~ 4次。治疗ⅱ、ⅲ期患者53例,显效率为65438±05.65438±0%,有效率为43.4%。血压下降最快的是服药后4天,最慢的是27天。收缩压下降比舒张压下降更明显,ⅲ、ⅱ期患者均无效。三提取物:每毫升相当于1克生药。每日三次,饭后服用,1周每次3 ml,第二周4 ml,第三周及以后6 ml。观察了40例II期和III期患者。治疗后或治疗中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8例,下降17例。用药6周以上有效率较高,时间短疗效较低。没用过麦冬制剂的疗效较好,反之较差。对临床症状改善不满意。此外,84例交替用散剂、片剂和流浸膏剂治疗。服药28天以上,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者10例(22.6%),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者47例(56%),总有效率78.6%。对症状的疗效是头痛、头晕明显消失,失眠、气短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还观察到,如果患者心脏和主动脉没有明显增大,疗效更好,否则更差。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干等。,但严重程度和发生时间相当不一致。其中似乎流浸膏的反应更明显,而提取液和精浸膏片略。有人认为,如果各种制剂交替使用,或者辅以健胃理气的药物,或者去掉流浸膏上漂浮的一层油,或者使用水煎的流浸膏,可以大大降低副作用。

③治疗咽喉、耳朵和牙齿的急性炎症。

局部应用土木香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148例,治愈113例,明显好转24例,无效11例。用法:先用凉开水研磨汁液,治疗咽喉急性炎症。其次,用马兜铃粉和甘油配制成5%的混悬液,用棉球浸泡药液充填洞腔,治疗龋齿引起的急性牙髓炎。3.将等量青木香粉和耿威根粉混合,加入少量冰片,用5%酒精浸剂治疗急性中耳炎。

④其他

药厂工作人员可因马兜铃引起职业性皮炎。患部先有痒感,后有散在的红色丘疹;严重者皮肤潮红肿胀,有许多致密的水疱,一般1周后消退。

著名作家论述《本草求真》:“马兜铃,书上皆说能升降,能吐利。一般人都觉得恶毒,胸膈不爽,就能吐起来,一怒之下就能起来。”如果你觉得有风湿病,你可以用它在看到殷琦上升时下降,这样你就可以用它的苦味释放热量。"

提醒:青木香1此中草药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