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八要穴如何增肥?0?三

中医拔罐八大要点如何增肥中医拔罐八大要点2011 6月30日,中医拔罐常施于以下八个穴位,对保健和消除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百会百会别称三阳吴辉,此穴拔罐往往需要剃毛,否则效果不好,影响疗效;如果拔罐不圆,可以按摩百会穴81圈。头部是所有阳之会,拔此穴或经常按摩,对防治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其提拉效果明显,对器官脱垂有均匀的效果。位置为坐姿,后发际线中间曲线7寸,两耳线交点取头部中线。功能平肝利水,清热开窍;降阳益气,醒脑安神。主治中风、癫痫、头痛、头晕、老年健忘、心悸、耳鸣、耳聋、高血压、脑供血不足、鼻塞、脱肛、痔疮、腹泻、阴僵、口齿不清。(2)大椎大椎属于督脉,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点。它位于人体的后极,所以是阳中之阳穴,具有统御一体之阳,连接一体之阴的作用。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巨罐在大椎穴上进行吸拉,离罐10~20分钟,直至皮肤出现充血。常拉此穴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等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位于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中间,呈蓝色时很明显。功能解表热,运风聚寒;息风止痉,安神益髓。适应症:发热、头痛、咳嗽、哮喘、咽炎、扁桃体炎、疟疾、神经病变、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瘫痪及一切身体强健的病例。(3)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紧张穴位,宜选择小罐子吸出,放置10~20分钟,直至皮肤出现白色充血的迹象。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通畅,对汗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而且手厥阴心包经上、中、下三焦,所以对肺净化和胃肠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所以被称为“救心穴”、“古道热肠臧穴”。位置在掌骨腕横纹上方2英寸处,掌侧小肌腱和桡侧腕伸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心悸、肌痛、胸闷、焦虑、气短、胃痛、呕吐、呃逆、头晕、失眠、癫狂、中风、发热、中暑、瘫痪、哮喘、偏头痛、手麻等。(4)开谷的部位,也就是俗称的“虎口”,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手,沿臂外侧,达头面部。所以就有了“面口结合谷枝”的办法。因此,经常拔罐可以使牙齿健康,还可以治疗牙痛和面部疾病。你应该先把你的手握成拳头的形状再拔出来,效果会更好。此外,合谷穴拔罐还可以连接大肠的气血循环,有利于排除毒物和废物,起到护肤抗衰老的作用。一般小罐要保存10~20分钟。位置脚背,1,两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径向中面。具有祛风解毒、疏通经络、止痛开窍的功效。适应症:头痛、牙痛、咽痛、结膜充血、鼻炎、胃胀、神志倾斜、耳聋、腮腺炎、成瘾、手指挛缩、臂痛、偏瘫、癫狂、发热、无汗、多汗、咳嗽、呕吐、便秘、痢疾、疟疾、痛经、闭经。(4)神阙穴位于脐中,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肚脐是生命之根,表情收支体裁不知道因为重要的是当神。拔罐时可选择中罐或大罐,离罐10~20分钟。反压不能太高,直到皮肤充血或充血。现代医学教育证明,用蒙氏中医拔罐此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更适用于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偏瘫)。脐中位置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顺,补益脾胃,理气抗肠。主治:中风无症、尸厥、痢疾、便秘、脱肛、小便不利、大小便失禁、淋证、火肿、脐周背痛、未孕、体虚等。(5)足三里祖师爷称之为短命穴和强穴。此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如何增肥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所以,拉这个穴位往往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应选择小罐,保存10~20分钟。位置在小腿鼻点下3英寸(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突出)。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消积化滞。(5)足三里祖师爷称之为长寿穴、强剑穴。此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也能促进汗管功能。如果经常拔这个穴位,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应选择小罐,保存10~20分钟。位置在小腿鼻点下3英寸(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突出)。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病、肠道疾病、肠痈、乳痈、营养不良、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心悸、气短、哮喘、乏力、肥胖、癫狂、中风、痰多、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疼痛悲伤、贝里比利等。(6)三阴交三阴交是足太阳脾经的主穴,也是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点。常拉此穴可补益肝脾肾气血,对治疗体内排泄平衡和防治当代文化病(低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有明显作用。).一般选择小罐,保存10~20分钟。位置在内踝上方3英寸,在那些有骨下陷的人中。用于健脾和胃、调理肝肾、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主治:腹胀肠鸣,胃脘疼痛悲伤,消化不良;经、带、胎、产疾病;男性遗风,阳痿,阴茎疼痛,疝气;水肿,排尿不顺,遗尿;脚气,下肢麻痹等。(7)涌泉穴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肾为才之本,所以拔罐可以疏通足少阴肾经的经络之气,使肾气丰盈,人体精力充沛。不仅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还能抢救、安神、延缓衰老(强齿强耳)、延年益寿。拔罐前,双脚要在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以免皮肤从罐上脱落,或者拔罐后,在罐的周围和皮肤上涂抹拔罐油或眼膏进行密封。照例选择小罐,静置10~20分钟。它位于足凹陷的中部,即足底中线前部与中部1/3的交点处。功能滋阴降火,宁心止厥。主治:癫痫、中度感冒、中风、中风样、癔病、晕厥、小儿惊风、头痛、头晕、失眠、恐喜、健忘、失音、心律失常、炎症、过敏、肾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8)关元穴主治具有补肾壮阳、调理冲任、调和气血、活血化淤的作用。常用于中风、疲劳、中暑、肥胖等症。腹泻、脱肛、疝气、便血、血溺、小便不利、尿频、尿失禁等肠、泌尿系统疾病;遗精、暗浊、阳痿、早鼓等男科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赤白带下、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中阴瘙痒、恶露不绝、胎衣不下。位置人体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线上,脐中下3寸。功能关元穴属于任脉,也是小肠的募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点。这个穴位位于小腹,是男人藏精,女人藏血的地方。它的外号叫丹田。据《易经注》云:“证丹田之人,人之根,藏能,五气之根,太子之府”。久灸此穴,借助火力,可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强肾固本,理气回阳,补虚补损,增强全身元气。所以,记录冲动时间,中大奖,对保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