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肚子就疼,然后翻个身换个姿势就不疼了。

楼主你好,可以看看这个信息。

希望对你有帮助。前一段讲了肚子疼的原因。

后一段讲的是胃痛的治疗。

胃痛的原因:

1肝气袭胃,烦忧烦烦,气滞伤肝,肝的疏泄失调,胃受阻,胃失平衡,导致胃痛,就像沈金标说的“胃病也是邪燥所致。但肝气倍增者尤重,且暴而正。”若气郁化火,可加重疼痛;火郁结久则肝胃阴虚,病程越缠绵;如果长期疼痛入络,络脉受损,就会出现吐血、便血等症状。2暴饮暴食或多食寒、肥、甘之食物,使脾胃受伤,食滞中气不利,以致胃脘痛。或因冻伤,胃阳受抑,正邪交战,引起胃痛。脾胃虚弱后,脾胃受损或脾胃虚弱,中阳虚弱,寒气内生,使脾不运化,胃失和降,疼痛发生。胃阴不足或慢性阴伤,胃失养,胃气不和,也会发生疼痛。上述病因既可以独立致病,也常常相互影响,寒热虚实、阴阳损伤等证候在临床上必须灵活掌握。

胃痛的治疗:胃痛的食疗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捣碎姜汁去渣,10蒸汤,红糖溶化成糊状,4天后服用,早晚1次。

功效:温中散寒。

蜂蜜、红糖、红花5克。将红花放入保温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盖子,浸泡10分钟,然后加入蜂蜜和红糖,趁热饮用。

功效:调理肠胃,止痛祛溃疡。

干姜60克,焙附子40克。将干姜、焙附子捣碎,放入洁净器中,再放入500毫升黄酒,密封,7天后取出,去渣备用。饭前服用1~2杯,一日三次。

功效:温中散寒。

干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将干姜切片,用高良姜、花椒洗净,放入纱布中扎紧。将洗净的粳米、布袋加水煮沸,30分钟后取出姜袋,煮成粥。每天早晚服用1次。

功效:温中止痛。

佛手15g,粳米100g,冰糖少许。将佛手洗净,煮熟,去渣留汁,再与洗净的粳米、冰糖同煮,制成粥。每天早晚温服。

功效:理气止痛。

1鲫鱼(约250g),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30g洗净,切片,10g陈皮、3g花椒用纱布包好,塞进鲫鱼肚子里,加适量水,文火慢炖,加少许盐,几次后腌制。

功效:治疗胃寒疼痛、胃痛的常用中成药:胃痛多为慢性疾病,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或治愈。但由于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药物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疾病来选择。下面介绍五种临床常用且疗效肯定的中成药。患者不妨根据症状选择。1.香砂养胃丸:由砂仁、白术、枳壳、半夏曲、党参组成,具有和胃止呕、理气宽胸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两肋胀满、胃痛、食后嘈杂、吐酸水、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等症的治疗。2.香砂刘军丸: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灸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纳差、腹胀、胃脘疼痛等。3.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炙甘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气虚懒言、神疲乏力、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舌淡苔白等症的治疗。对长期服用的胃下垂患者也能有效。4.三九胃泰:由三九Ku、九里肝、白芍、生地、木香组成。具有消炎止痛、理气健胃的作用,适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可用于胃痛、腹胀、胃酸过多、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或饮酒过量。5.猴头菇片:猴头菇经炒制、浓缩后制成的片剂。适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也可用于胃癌、食道癌的辅助治疗。就以上五种中成药的选用而言,见寒湿凝滞,脘腹隐痛,不适者,可用香砂养胃丸。补中益气丸可用于脾虚湿阻气滞、食欲不振、运化不畅、大便溏薄、腹胀等症状的患者。若症状为口干、胃脘胀痛、嘈杂不适、舌苔黄,可选用三九胃泰;如果慢性胃痛用巩固治疗,你应该选择服用蘑菇片。

中医穴位疗法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中部,距手腕横纹约三横指(三指并拢的宽度)。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缘下三寸(四个手指加起来的宽度),胫骨和腓骨之间。揉腹部:双手交叉,男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搓腹画太极图,顺时针36次,逆时针36次;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腹胀,刺激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