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般煮多久最好?

煎煮中药的时间要根据中药的性质来选择。一般需要煎煮2-3次,每次约需1.5-2小时。

中药煎煮是决定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煮中药要用砂锅、搪瓷器皿,严禁用铁器煮。煎药前要用冷水浸泡30-40分钟。泡好后用武火煨,煮沸后再用文火煨60分钟。一般中药都是用高火熬制,然后改用低火。煎煮时间从煮沸开始计算。一般第一次煎药20-25分钟,第二次煎药15-20分钟。

每剂中药需煎两次,两种中药合在一起服用,每日三次。中药可以先煎后煎。例如附子、石膏、赭石等。需要先煎30分钟以上,然后关火前5分钟再倒入薄荷、砂仁等药物。这种药应该和煎服的中药一起服用。

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1,水量

熬中药一定要加适量的水。一般第一次加水量在300ml-500ml之间,第二次加水量在250ml-300ml之间。如果是滋补药,加水时要适当增加,第一次700 ml-1000 ml之间,第二次400 ml-600 ml。

2.温度

煎药时,掌握好火候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刚开始要用温火,烧开后就变成小火了。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煎药过程中,不能频繁打开盖子。

3.器具

煎煮药材时,最好选择砂锅煎煮,千万不要选择铁锅或铝锅。这是因为在煎药的过程中,药物中的一些成分容易与金属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