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什么药?

抗生素是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类药物中最大的一类。抗生素是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因此可以治疗疾病。还有抗生素可以治疗恶性肿瘤。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品种繁多。下面是市面上和医院常用的一些品种,可以分为十大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目前都是处方药,应用时要注意安全。

(1)β-内酰胺类:这是应用最广、最广泛的一类,包括两部分。①青霉素:常用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②头孢类: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钠。

(2)氨基糖苷类: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霉素等。

(3)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等。

(4)大环内酯类:常用品种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

(5)氯霉素:常用品种为氯霉素。

(6)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7)其他主要抗菌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是常用的。

(8)抗真菌抗生素: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凯尼霉素。

(9)抗肿瘤抗生素:常用丝裂霉素和阿霉素。

(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素。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严格来说,抗生素是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就能抑制和杀死所有生物的药物。比如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的药物,而且种类还不少。可以分为十几类。临床常用的品种应该有100多个,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也有很多种。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特点,用于不同的疾病、人、细菌等。,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病,适当选择。

根据定义,抗生素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杀死生物,如细菌和病毒。有很多东西可以杀死生物。比如家里用的消毒剂也能杀死生物,但只能叫消毒剂。这种消毒剂不能用于人体,只能用于外部环境的消毒。抗生素是低毒高安全性的药物,可以在人体内以极低的浓度使用。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杀死病原体,控制疾病,最终治疗疾病。

抗生素与抗菌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应用广泛,品种繁多,在普通人群中的普及率很高,造成了其名称的混乱状态。长期以来,不仅普通大众,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不是很确定严格抗生素的定义。普通人通常所说的消炎药很可能就是抗生素,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我们使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起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杀死微生物,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抗菌药物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大规模和小规模的关系。抗生素针对的是一切可以治愈和杀死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主要是杀死细菌。因为除了细菌之外还有很多微生物可以导致人类感染,比如去年的非典疫情,就是一种病毒感染,需要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和抗菌药都可以算作抗生素的范畴。抗生素是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特异性的。

中国抗生素使用现状

临床上,几乎每个科室、每个专业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使用率非常高。感染需要抗生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我们平时的很多疾病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比如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只是它们引起的病原体不同而已。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泌尿道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要用抗菌的抗生素。医院抗生素的使用量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的,另一部分是不合理的。除了医院,老百姓家里也有抗生素,药店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抗生素在国内广泛使用,肯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严格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在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约占全部药物的10%。国内最低的医院占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原因如下:第一,由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和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很多药企都在生产抗生素。二是生产同一种抗生素的药品生产企业有数百家,市场销售可能存在恶性竞争,导致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第三,医学发展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专业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物,专业性没有本专业强,所以会有误用或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及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比如你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严格来说,没有特效药,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抗生素。不过,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冒后,他们习惯性地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加一些抗生素使用。其实这个时候抗生素是没用的,浪费的,滥用的。第五,我国的药品法规早就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是在药品销售过程中,有人买药需要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西药只要有名字就能买到,甚至还有医药超市让你自己选药。这样会准确吗?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广泛使用。我们经常听到有报道说,中国出口的食品中检测出了一些抗生素残留,拒绝出关。据我所知,畜牧业使用的抗生素量远远超过人类消耗量的总和。环境中有很多抗生素,环境中的细菌已经接受了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人体更难得到耐药菌的感染治疗。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方面造成细菌耐药,其速度远远快于新药的研发。从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会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的状态,如果不使用抗生素,人类将再次面临许多传染病的威胁。例如,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人们认为它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现在耐药结核杆菌如此之多,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这可能导致死亡率的增加,治疗耐药结核病花费的社会资源是治疗一个非耐药结核病的十倍以上,造成非常沉重的社会负担。第二个方面,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它们会发挥治疗作用,也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用药越多,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就越高。根据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我国有三分之一的药品不良反应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这与抗生素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生素种类繁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涉及机体各个系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份关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通知,呼吁人们不要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这是对人民负责的举动,大家都应该积极参与。不仅专业医务人员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通人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的意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己盲目购买抗生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

参考资料:

/7/0404/75/column 219747516 . shhtml